《漆树叹》阅读答案(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漆树叹》阅读答案(一)   斫取凝脂似泪珠,青柯才好叶先枯。   一生膏血供人尽,涓滴还留自润无?   注:①斫(zhuo):砍,斩。②柯:树枝。陶潜《读山海经》:“洪柯百万寻,森散覆旸谷”。   ⑴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⑵本诗塑造的漆树形象是一个具有怎样特点的形象?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⑴首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诗人把漆树被斫取的“凝脂”比作“泪珠”,表达诗人对日复一日、久遭砍斫、榨取而遍体鳞伤的漆树悲惨命运的同情。   ⑵本诗塑造的漆树形象特点是:饱受悔辱、任人践踏、痛苦挣扎。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以漆树形象作为含辛茹苦、灾难深重的黎民百姓的命运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悲惨命运的怜悯、关注和哀叹。   作者   施闰章(1618~1683) 字尚白,一字纪云,号愚山,晚号矩斋,又号蠖斋。清初宣城(今属安徽)人。父母早逝,养于祖母,事叔父如父,从同里名士沈寿民游,博览群籍,善诗赋及古文辞。   [赏析]   这首诗藉物兴怀,表达了诗人对横征暴敛、搜刮无度的统治阶级的谴责及对劳而不获、生计断绝的劳苦农民的同情。全诗明写漆树,实则句句写人。   首句写漆树的主人及其帮手用砍刀在树身上砍出一道道裂口,从裂痕中流出白若凝脂的漆汁以作制漆原料,这本是正常的工序,但诗人为什么又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淌出的漆汁比作“泪珠”呢?原来,漆树刚长出青绿的树枝,还未到成熟收获的季节就横遭砍斫,以致树叶得不到营养液汁而提前枯萎,难怪它会落泪了。这漆树不正是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化身吗?他们终年在大地上辛勤耕耘,为人们提供衣食之源,却遭到封建国家、豪绅恶霸敲骨吸髓的剥削,竟至出现“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的怪现象,有多少横遭残害、生计断绝的农民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啊!   末两句诗中,诗人又代漆树,实则是代广大农民发出了不平之鸣:漆树将它一生的膏血——即作为它生命的精华的漆汁全都贡献给了人类,人们是否也应该让它留一道涓涓细流滋润自身,维持其生命呢?正像那些农民一样,他们劳碌终身,流尽血汗养育了人们,那些大人先生们是否也应该让他们获得一份劳动果实以维持生计,而不应将民脂民膏搜刮尽净呢?张炎认为,咏物诗“体稍认真,则格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这首诗取譬明切,语多双关,将漆树与农民的形象融合为一,融情于物,寄慨遥深,因而咏物而不粘,寄情而不滞,不即不离,不格不晦,是一首寓意显豁、撼人心魄的佳作。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