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临床观察中医药治疗花斑癣
PAGE 6
目 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 临床资料2
1.1 病例选择2
1.2 西医诊断标准2
1.3 中医辩证分型3
1.4 疗效判定标准3
2 中医药治疗3
2.1 治疗结果观察3
2.2 典型病例举例 3
3 讨论3
3.1 中医对花斑癣的认识4
3.2 花斑癣的危害4
3.3 临床治疗步骤及中药疗效分析 4
参考文献 5
致谢6
临床观察中医药治疗花斑癣
作者 XXX 指导老师 XXX
[摘要] 本项目观察皮肤科带教老师应用中药治疗花斑癣14列,结果发现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期间住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症状,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花斑癣 中药治疗 临床应用
花斑癣,古称紫白癜风,又名汗斑。花斑癣是皮肤病中常见的真菌性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躯体多汗部位,常见于胸腹部,四肢关节,肩胛部等。大多数初起于脐周或胸胁部,呈钱币状,因紫斑白斑间而得名,出汗时有轻度瘙痒性,因出汗而发,老百姓俗称“汗斑”。好发于多汗体质青年及成年男性,冬轻夏重,传染性较弱。2011年8月到2011年9月期间,本人在廊坊中医院实习期间,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观察中医皮肤科老师应用中药治疗花斑癣14例,疗效显著。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从2011年8月至2011年9月患者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28岁;病程一周一下者13例,一周以上1例,有并发症者5例,无并发症者9例。
1.2 西医诊断标准
《中华皮肤病科学》诊断标准:一、好发季节:夏秋炎热季节多发,二、好发部位:躯干、腋下、面颈等汗腺丰富部位。三、皮疹特点:黄豆大的圆形或类圆形斑疹,表面覆盖淡褐色细薄糠状鳞屑,陈旧损害为色素减退斑。四、自觉症状:轻微。五、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典型皮损为毛囊性斑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直径2~4mm。六、病理切片PAS染色对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诊断意义。七、皮屑直接镜检可见花斑癣的菌丝及芽孢,Wood氏灯下可见黄褐色荧光[1]。
1.3 中医辩证分型
1.花斑型 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2.毛囊型 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
3.白斑型 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4.斑片型 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显效:皮损部位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一致,镜检下无真菌芽孢及菌丝,Wood氏灯下无黄褐色荧光。
治疗有效:皮损无蔓延,或颜色变淡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镜检下又少量真菌芽孢及菌丝,Wood氏灯下黄褐色荧光不明显。
治疗无效:皮损未变或蔓延,镜检下芽孢及菌丝超过正常皮肤,Wood氏灯下黄褐色荧光。
2 中医药治疗
2.1 治疗结果观察
14例患者,经治疗,发现显效占10例,占71%,皮损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一致,镜检下无真菌芽孢及菌丝;有效3例,占21%,皮损颜色变淡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镜检下又少量真菌芽孢及菌丝。
2.2 典型病例举例
王某,女,25岁。2011-08-22初诊。皮损腹部、胸胁、肩胛部大范围淡红色蚕豆状斑片,如过敏状,自诉一周前有空调受凉史,平素工作劳累乏力,长期便秘,近一周口渴加重,时有夜间盗汗,舌体胖大,舌质红少苔,脉浮细软无力。
辩证分析:患者素体气阴两虚,故长期乏力,便秘,盗汗;又复感外邪,体质更虚,正气不足,邪气侵淫气血,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外溢肌表,故周身泛出斑片。舌脉皆为气阴不足之象,辩证属气阴两虚兼外感风寒。西医诊断:过敏。
治法:疏风散寒,益气养阴。自拟祛风凉血消斑汤加减:银花12g连翘30g荆芥6g,防风10g,薄荷15g,蝉蜕6g,大黄5g,芒硝15g,苦参6g,潼蒺藜15g,生地10g,麦冬15g,玄参15g,丹皮10g,赤芍10g,郁金10g,党参
2011-08-27二诊:2011-08-25 大便通畅,口微渴,
治法:益气养阴,凉血消斑。前方去大黄芒硝,加补骨脂、生地、丹皮、赤芍、郁金各30g,党参20g,5剂水煎服。配合自配肤疾洗剂外洗七服,方药:苦参10g,白鲜皮30g,密陀僧10g,蛇床子45
2011-09-05三诊: 皮损部位如常,乌氏灯下未见异常。周身乏力不显,口微渴。辩证气阴两虚。自拟汤药益气养血汤。方药:太子参30g,麦冬30g,五味子5g
2011-09-11 四诊: 诸症皆无。随访2周未复发。
3 讨论
3.1 中医对花斑癣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于花斑癣最早记载与明代,《外科正宗》:“ 紫白癜风,又名汗斑,初起成斑点状,久而变大融合成片 ,显紫色或灰白色,边缘较清楚,可脱细屑,冬轻夏重为特征。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