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文学院-西华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学院-西华大学

法史学课程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 杨廷文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摘 要:法史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学生兴趣不大、教材体例僵化、内容单一和教学方式陈旧等弊端,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整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性的教学,可以克服在教学中存在的相应问题,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法史学;专题研究; 教学模式 一、法史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文所称的法史学课程,是指为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等四门专业课程。其中,中国法制史是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他三门为选修课程。法史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对法史学课程学习兴趣不大。涉及各部门法的课程,诸如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基本都是以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为依据,并结合法的原理分析法律规定的理由,培养学生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部门法的学习,学生已树立了现实应用性的思维习惯。相对于部门法的务实性,法史学课程则更多的彰显其务虚性。它们主要的作用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法律文化,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正是这种务虚性,再加之课程本来就难,与现实联系不够密切,使学生觉得学习法史学课程的意义,不如学习部门法学课程的意义重大。同时,在涉及学生法律职业资格的司法考试中,法史学所占的分数极低,更使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法史学课程无用,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诚如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在谈到这个问题所说的那样:“在一些国家,司考已经成为法律教育的指挥棒,大多数学生只对司考要考的课程感兴趣,……而司法考试不考的课程,除非教师特别有魅力,否则课堂上就是门可罗雀了,上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二)教材体例僵化,内容单一。当前的法史学教材,在编写的体例和内容方面,基本相同。在体例上,表现为史学上的“断代史”编排;在内容上,限于历史上国家法的“静态”介绍。这一状况已无法适应目前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缺陷日益明显。 = 1 \* GB3 ①比如中国法制史,在体例上,就是以朝代的更替为线索分段来阐述中国历史上的法制;在内容上,则介绍每个朝代的法制指导思想、立法状况与主要法律形式、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民事和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这种教材编写方式,其最大好处就是使学生对每个朝代的法制及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将一部前后相继的中国法制史讲授成孤立的、断代的法制史,各个历史时期、各项法律制度之间缺乏连贯性、缺乏系统性,从而难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规律与基本特质。”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内容重复,并且容易混淆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应法律制度,使学生更进一步产生畏惧心理。 (三)教学方法陈旧而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法史学课程内容纵贯数千年,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就以西方法律思想史为例,就要从古希腊讲到当代,而每一个历史时期,就有不同派别的法律思想,就是在同一派别中,又有不同的法律思想家。在规定的三十二学时,要完成如此复杂内容的讲授,对任课教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学生要掌握如此多的内容也基本不可能。因此,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以多媒体课件大量展示教学内容,而对相关法律思想是如何产生、发展甚至被其他法律思想修正、取代等问题缺乏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教学,学生仅仅学到一些关于法律思想的知识,而对于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却没有太多的益处。 二、法史学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 要解决法史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上述问题,可以进行专题研究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进行专题研究性教学的前提。学生对法史学课程学习兴趣不大,无论任课教师讲课多认真,其教学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法史学课程,是摆在每个任课老师面前的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可产生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呢?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法史学的角度去探寻现实的热点问题及案例,无疑可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法史学课程专题研究性教学奠定基础。 譬如,在对中国刑事法律制度进行专题教学时,必然要讲到各个历史时期刑法的原则。此时,学生已经学过刑法学,都知道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几个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任课教师首先就要从这个问题谈起,分析为什么只规定了这几个原则,规定这些原则对于刑事立法、司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同于我国1979年刑法中规定的原则?刑法原则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吗?变化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传统刑法的适用原则对我国现在的刑法有没有借鉴意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