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季中医养生春季,让身体和万物一起复苏目录1春季养生原理2春季养生方法3春季预防旧病春季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季特点:保养人体的阳气。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变慢,阳气下降,春暖花开时,正好可以重新补充身体的阳气。 春应于肝,肝喜舒畅,故使精神愉快,气血顺畅。故有关补益肝脏的养生方法,应为春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养生”的含义1.生命的发展规律2.尊重生命 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和交往处于完美状态”。疾病15%健康5%亚健康80%任其发展亚健康养生保健 健康 疾病 养生的目的 养生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季养生养生方法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起居合理情志气候特点 多风寒冷阳气生发乍暖还寒健康隐患传染性疾病肝脏疾病隐患呼吸系统隐患养生原则扶正气-增强免疫,抵御疾病平阴阳-养护阳气,助阳生发调脏腑-养肝为先目录2春季养生方法1、春季养生,养肝为先一位老太太75岁,每到春天就发病,但是到医院检查都没病,发起火来六亲不认,他的老伴说:“你呀,更年期这么多年都更不完啊,我是每天处在水生火热之中”。 这就是春天肝火升发太旺造成的,肝主少阳之气,肝火过旺,往往容易造成高血压、脑梗、脑出血,甚至中风。1.1百病从肝治双眼干涩精神抑郁肝气失调失眠多梦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烦躁易怒1.2养肝之日常饮食少酸多甘(大枣、山药、花生)健脾12饮食清淡,少吃油腻,多食蔬菜水果多食助阳生发之物:韭菜、葱姜蒜、豆芽、种子少食寒凉之物:莲藕、黄瓜、茭白3少饮酒,多食粥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41.3养肝之起居晚睡早起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晚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1.4养肝之锻炼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不过,春天的气候呈现温差大、风大的特点,要注意防风御寒,因此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地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1.5养肝之情绪控制肝主怒情绪 少生气 好好睡觉多读书与朋友交流2.春季养生,养脑为主春气者诸病在头。预防高血压,中风及心脑血管疾病。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失眠。目录3春季预防旧病五类人春季防旧病复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些疾病也会趁着这个季节“死灰复燃”。以下五类人要尤其注意。五类人春季防旧病复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些疾病也会趁着这个季节“死灰复燃”。以下五类人要尤其注意。风湿性心脏病哮喘病花粉症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防旧病,把住四道关第一道关:把好血糖关正常血糖参考值:空腹3.9-6.2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3.9-7.8毫摩尔/升。心脏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餐后血糖控制在5.6毫摩尔/升以下。第一道关:把好血糖关血糖监测的6个时段空腹血糖:3.9-6.2毫摩尔/升,适用于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的监测。餐前血糖:中餐和晚餐前的血糖监测,用于治疗中病情的监测。餐后血糖:4.4-7.8毫摩尔/升。从吃第一口开始到满2小时为止的血糖水平,可较好反应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睡前血糖:21-22时的血糖值,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夜间血糖:测检时间点可以是0点、2点、4点、6点。随机血糖:一天中任何时候的血糖测量,正常人一般不超过11.1毫摩尔/升。第一道关:把好血糖关正确的降糖方法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调整,忌“从一而终”必要的检查健康饮食第一道关:把好血糖关合理用药 木丹颗粒——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历经11年研制,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 人知降糖胶囊——十八味中药配方,清热润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提高耐糖量、修复受损胰岛β细胞,改善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使燥热清、气阴复、津液生、则消渴平。第一道关:把好血糖关合理用药 通脉降糖胶囊——如果患者出现神疲乏力、肢麻疼痛、头晕耳鸣、自汗等症状,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的消渴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养阴清热,清热活血。 第二道关:把好血压关普通高血压患者要低于140/90mmHg糖尿病、肾病等高危病人要低于130/80 mmHg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病人要低于130/80 mmHg第二道关:把好血压关根据年龄降血压儿童:狠心管好嘴 减油、限盐、谷物为主、荤素搭配年轻人:减压 减少熬夜,有氧运动、调整生活方式中年人:严防动脉硬化 40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多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有家族遗传倾向。 如经3个月生活方式的调整血压仍未降下来,应考虑服用降压药。老年人:静心、制怒 避免过劳、大悲大喜、排便用力过度、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