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初次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及心理状态观察.doc

心理护理在初次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及心理状态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护理在初次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及心理状态观察

心理护理在初次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及心理状态观察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初次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及心理状态。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初次CT增强扫描的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护理后的不良反应、伪影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的心理状态评分总分(112.46±13.43)分低于对照组(132.24±15.99)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03%)和伪影率(3.03%)低于对照组,满意度(93.94%)高于对照组(75.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初次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后,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率。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初次CT增强扫描; 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4-0069-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4.037   CT增强扫描主要是大剂量的造影剂以静脉快速注射的方式来实现,使正常组织于病变组织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的范围和结构,为明确诊断提供可借鉴之处[1]。但在诊断过程中,尤其是初次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常常会因为恐惧、紧张、烦躁情绪而影响图像质量,不利于发现和定性病灶[2]。为提高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本文就心理护理在初次CT增强扫描患者中予以应用,并对其心理状态的变化予以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初次CT增强扫描的66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24~72岁,平均(45.76±9.24)岁;行头颈部检查的7例,胸部检查的23例,腹部检查的36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4例,高中以下21例,高中以上25例。整个研究均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才得以实施。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检查部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在CT增强扫描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其护理步骤如下:(1)扫描前心理护理:需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基本病情进行了解,因此在检查前对血压、尿量、脉搏进行监测。要求医护人员接待时主动热情,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予以稳定,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了解增强扫描的意义,指导患者在扫描过程中学会屏气,为避免给患者带来错觉,医护人员在说话过程中应注意表情、语气,尽可能详细回答患者的各种问题,患者及家属也更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有利于CT增强扫描工作的顺利展开。(2)扫描实施阶段:将患者体位安置好之后,在注射对比剂之前,若患者有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出现时,指导其张口呼吸、放松,用亲切的言语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为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切忌用粗暴的态度回答问题。熟练操作注射对比剂,在此过程中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需做到准确、轻柔,予以静脉穿刺之前,由于某些患者惧怕打针,因此医护人员需采取鼓励性方式予以支持。(3)扫面后工作:当注射完成后,为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应及时与其沟通,当发现患者因对比剂而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扫描均完成后,采取称赞的方式向患者致谢,有利于患者再次行CT增强扫面时具有良好的心理前提。结束扫面后,为避免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先将患者安置在候诊室休息,如有不良反应时需立即就诊,增强药物的排泄,督促患者多饮水,进而降低毒副作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参照《90项症状自评量表》[3]予以测定,共包含90个自我测定项目,其中9个因子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精神病性、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躯体化,其中每条项目评分标准如下:严重为0分,比较严重为3分,中度为2分,轻度为1分,无为0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与组成此因子的项目数之比为各因子分,90个项目的总共得分之和为总分。观察两组患者在扫描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心慌、全身热感等过敏性反应,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伪影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人际关系、偏执、强迫症、精神病性、焦虑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