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管理训2015410
一、空气呼吸器的结构: 储存压缩空气的气瓶。 支承气瓶和减压阀的背托架。 安装在背托架上的减压阀。 面罩。 安装于面罩上的供气阀。 中压导管及快速接头。 压力指示器和残余气体报警器。 二、用前检查 1、气瓶压力(28—30MPa)。 2、整个呼吸器的气密性(密封性)。 3、警报器警报试验。 三、使用方法: (气密检查和警报器试验) 使用前缓慢打开气瓶阀,随着压力的上升,报警器会发出短暂的哨音。气瓶阀完全打开后要检查压力表上的读数,其值应在28-30MPa之间,关闭气瓶阀后,5分钟内压力下降值不大于0.583MPa,表明高中压系统气密性良好。 打开气瓶阀开关,稍后关闭,转动供气阀的旁通阀手轮缓慢放气,观察压力表指针的下降,当压力下降至4-6MPa时报警器应发出哨笛报警信号。 1、将气瓶阀向下背上气瓶。 2、通过拉肩带的自由端,调节气瓶位置,以达到舒适为基准。 3、将腰带扣紧,然后将左右两侧的伸缩带拉紧,确保扣牢。 4、将面罩五根带子放松,把面罩置于脸部,双手挑好五根扣带,由上向下将面罩带在头上。调整面罩位置,使下巴进入面部下端的凹槽内,首先将下端两根颈带收好,然后再拉紧上端的两根头带及顶带。确保面罩紧固无缝隙。如果感觉不适,可以调节头带的松紧。 5、用手按住面罩接口处,通过吸气检查面罩密封是否完好。(作深呼吸,此时面罩两侧应向人体面部移动,佩带人感觉呼吸困难,说明面罩密封良好,否则,再收紧紧固带或者摘下重带。 6、将面罩的接口对准供气瓶接口,用力前推,当听到喀嚓声时,两手按住两接口逆方向拉几下,不能分开,说明连接牢固,安装完毕。 7.打开供气瓶阀门,深呼吸二到三次,确保空气充足畅通后,进入区域展开救援工作。 五、使用结束后: 脱下面罩。 按下供气阀上的手动开关,关闭供气阀。 卸下呼吸器。 关闭气瓶开关,打开旁通阀,放空系统管内的余气,再关闭旁通阀。 六、检查保养工作 定期检查: 维护保养人员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周期不超过一个月,并填好《定期操作检查记录》,保证呼吸器装具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钢质气瓶至少每三年、碳纤维复合气瓶至少每五年检测一次。 气瓶使用后应保留一定压力,以免处界的有毒气体或潮湿空气进入气瓶内。 检查项目 检查有无磨损、橡胶老化及头罩的损坏。 水压试验时间。 物理损坏。 压力大小。 减压阀手轮和气瓶阀。 冲泄阀是否关闭。 中压接关连接。 按下节气开关。 打开气瓶,检查压力、密封。 使用。 检查表 产品介绍及安全防护 四 安全管理培训 (安全规定、消防器材、防护用品、 产品介绍及安全防护、消防演练方案) 目录 劳动防护用品 消防器材 安全规定 一 二 三 目录 产品介绍及安全防护 四 消防演练方案 五 安全规定 一 安全纪律 1、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矿工。 2、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岗位,做到不聚岗,不脱岗,不睡岗。不串岗,不 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3、上班前4小时不准喝酒,确因工作需要,视岗位情况需经分管经理标准。 4、必须做到持证(安全作业证、 特殊工种上岗证)上岗,并按规定穿戴各 类劳保用品。 5、严格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手续全,不得进行交.接班。 6、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制,做好本质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 7、员工必须听从上级指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对违章指挥的应及时向上级管理人员汇报。 8、新员工入厂,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一级)、部门级(二 级)、工段级(三级),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9、公司安全标语,安全警示标牌,不得随意涂改、损坏、拆除。 10、各种消防器材、安全设施、用品用具等, 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11、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消防器材、设施。 12、要正确、及时使用各类劳保用品, 损坏,不得挪用。 13、生产区内严禁烟火。不得在生产区内吸烟。未经批准不准擅自动火。 14、员工进入生产区要按规定穿戴各类防护用品,严禁穿高跟鞋,铁钉鞋上班。 15、严格动土、动火手续。未批准或防范措施不力,不得动土、动火。 16、进入设备、必须办理设备内作业许可证。 17、不得汽油等易燃物液体擦洗设备。 18、工作中不得玩忽职守,不得违反生产规定,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19、非岗位人员严禁启动和动用一切机械、电气设备。 20、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严格执行污水排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