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公堂记 苏轼阅读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盖公堂记 苏轼阅读答案

盖公堂记 苏轼阅读答案   盖公堂记   苏轼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虫,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虫药,攻伐其肾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且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曰:“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今子终日药不离口,臭味乱于外,而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从之,期月而病良已。   昔之为国者亦然。吾观夫秦自孝公以来,至于始皇,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可谓极矣。萧何、曹参亲见其斫丧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是以一切与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参为齐相,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而舍盖公,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   吾为胶西守,知公为邦人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然怀之。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重门洞开,尽城之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曰盖公堂。时从宾客僚吏游息其间,而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   夫曹参为汉宗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而史不记其所终,岂非古之至人得道而不死者欤?胶西东并海,南放于九仙,北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足以见之!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惧而反之 反:同“返”,回来   期月而百疾作 期月:约定一个月的期限   B.三易医而疾愈甚 甚:严重,厉害   里老父教之曰 老父:年老的父亲   C.立法更制 更:改变   臭味乱于外 臭味:恶臭的气味   D.可见而不可致 致:招来   庶几复见如公者 庶几:几乎,差不多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期月”是“满一个月”;B项,“老父”是“老年男子”;C项,“臭味”指“各种气味和味道”。   【思路点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治且杀人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三易医而疾愈甚 若无罪而就死地   C.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D.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都是“将要”的意思;B项,转折连词“但是”;C项,“用来”;D项,前一个是“原因,情由”的意思,后一个是”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思路点拨】文言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大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范围之内,同时虚词考查与课内知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有四句话出自课文,考生应在准确理解课内语句的基础上结合文段进行辨析,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处讲了一个庸医误人的故事,医生不能辨症施治,致使小病成了大病,病人深受其害,这个故事带有寓言的性质。   B.“昔之为国者亦然”是全文立意的关键。指出苛政、繁政扰民,则民不堪重负;与民休息,则天下安定: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C.作者在胶西做地方官,没有找到盖公的子孙、坟墓,就新建盖公堂,并且和自己的属下在那里游玩、居留,来表达对盖公的敬仰和追怀。   D.由史书没有记载盖公的逝世,作者想到得道的人可以不死,进而甚至希望自己也能一睹盖公的风采。其事未免虚无,但其情则殷殷可鉴。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C 解析:原文第三段有“而不敢居”一语,所以说“在那里游玩、居留”有误。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