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摘要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研究.doc

可行性报告摘要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行性报告摘要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研究

六、项目可行性报告摘要 《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研究》 一、立项依据 (一)目的意义 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也是早产儿健康 [1]成长的基础。足月新生儿通常生后即可开始经口进食,而胎龄<34周的早产儿由于吸吮、 吞咽和呼吸的协调能力较差、同时伴有呼吸窘迫的问题,经口喂养有增加误吸的危险,因此 [2]通常采用肠外营养及管饲喂养。对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研究发现,肠外营养和管饲在早产 儿早期营养支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肠外营养可引起代谢失调、导管穿刺、插管不当所致的并发症及感染等诸多问题,管饲可导致口腔感觉刺激丧失,影响口腔运动功能发育, [3,4]改变吸吮-吞咽-呼吸协调。研究发现,管饲超过3周容易发生口腔感觉运动功能发育不 [5]良、口腔厌恶、口腔刺激超敏反应以及喂养延迟。早产儿早期的营养不仅可以影响其新生 儿期的存活率,而且也影响其儿童期的体格发育和认知功能,最后还将影响其成年期某些疾 [2]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易患风险。 早产儿营养以经口喂养为最佳营养途径,早产儿出院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因此实现完全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营养供给的最终目标。成功的经口喂养 [6]表现取决于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发展。传统观念认为相应胎龄(Postmenstrual age, [7]PMA)34周以前经口喂养是无效且不安全的。近年Breton S等人的研究发现),尽管相应胎 龄<34周早产儿的吸吮型态和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但其胃肠道机能已能适应肠内营养,辅以口腔运动干预(Oral Motor Interventions,OMIs)喂养辅助策略, [8]他们可以更早实现有效、安全的经口喂养。 口腔运动干预是指通过对早产儿从管饲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期采取口腔按摩、口腔支持、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对唇、颌、舌、软腭、咽、喉等与吸吮-吞咽-呼吸相关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旨在影响口咽机制的生理基础并改善其功能。口腔运动干预是国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引起普遍兴趣的喂养 [9][10]支持策略和技术。Lessen在2011年发表了对26到29周的早产儿进行口腔运动干预的 研究结果,表明29周以前的早产儿可以耐受口腔运动干预,接受干预措施的早产儿从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5天(p=0.043),并比对照组早2.6天出院,她还计算出,美国每年出生的50万早产儿住院时间缩短3天,每年至少能节省20亿美元。 [9]国外有许多类似的研究证明口腔运动干预能有效促进早产儿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的成熟, [2]改善早产儿营养期的喂养表现,帮助早产儿更早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经检索发现,国内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中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觉醒,还没有见到口腔运动干预的系统性概念。关于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作用有大量的讨论,但关于口腔按摩的研究较少,只有几个类似研究零星提及,仅见靳铁霞等人研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的作用,以及方素珍等人探讨口颈部按摩促进早产儿进食功能发育的效果,然而机制的阐述不够明确和清晰。口腔支持的研究尚未见到,只有早产儿间歇喂养方面的研究与口腔支持的部分方法类似,但仅限于将奶嘴移出早产儿口腔以锻炼其吸吮-吞咽-呼吸协调性和节律性,方法不如口腔支持全面和系统。 本项目以出生24h内入住我院NICU的连续109例胎龄29-33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从管饲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期实施口腔运动干预方法。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早产儿经口喂养观察表等测量工具,观察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和喂养表现,记录不同经口喂养进程中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喂养过渡 天数及管饲天数等观察指标。喂养效率指平均每分钟经口奶量(ml/min),可反映口腔运动功能和疲乏情况;摄入奶量比指单次经口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的比例(%),可反映口腔运动功能和耐力状况;喂养成效指进食初5分钟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的比例(%),是衡量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疲乏出现以前的进食表现。喂养成效和喂养有效性可以 [6]作为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有效指标。 本项目研究可达以下目的:通过应用口腔运动干预方法,观察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发展的影响,重点评价口腔按摩和口腔支持在早产儿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实践中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发展的新型喂养支持策略和技术。 本项目的意义: (1)在国内第一个系统地引进口腔运动干预的概念与方法,阐明了经口喂养的进程及口腔运动功能的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