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对应急救援解放军官兵心理伤害的调查研究449plb7n.doc

地震灾害对应急救援解放军官兵心理伤害的调查研究449plb7n.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灾害对应急救援解放军官兵心理伤害的调查研究449plb7n

PAGE 地震灾害对应急救援解放军医护人员心理伤害的调查研究 韩晓敏 摘 要 5.12汶川地震不仅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也给灾区人民和救援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伤害。为了进一步探讨“5.12汶川地震”给应急救援解放军医护人员造成的心理创伤,随机选取北京军区第二五五医院参加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的解放军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量,进一步研究应急救援解放军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其应付方式,并对解放军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灾后救援者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尤其是躯体化和强迫症状方面伤害较大。2. 解放军医护人员在面对地震灾害应激事件时,采取了“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和“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3.解放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其采用的应付方式存在着相关性,成熟的应付方式可有效缓解压力维持心理健康。根据上述解放军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创伤提出相关建议和心理救援方法。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应急救援 心理伤害 解放军医护人员 1 前言 1.1灾害心理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灾害心理是一种在灾害条件下产生的心理现象。它是灾害发生之后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及其身心创伤的体验和心理行为异常的反映。[1] 关于地震灾害对于心理和行为造成影响的系统科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舆论研究中心、加州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和马里兰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对地震灾害中的感知觉、情绪和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2]。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灾害研究部门组织德克萨斯大学社会学系WSA灾害研究所等5个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机构,对于地震心理行为反应和个性心理特征做了相关研究。加州大学80年代设立了“地震与人的行为”研究计划,对于地震事件中影响人的行为反应的因素做了系统研究。 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创伤研究和救援行动开始于1994年的克拉玛依大火之后。它是全国首例灾后心理干预的尝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长江流域大洪水、张北地震、洛阳火灾和石家庄爆炸案等灾后,都零星出现了心理工作者的身影。以及最近的大连空难,心理医生都参与了救助工作。1998年张北地震发生后,现任世界卫生组织马尼拉观察员的汪向东,对地震后的灾民生活质量、灾后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和发生率进行了调查研究。2002年大连“5·7空难”发生后,我国心理专家首次实现了灾后24小时内赶到现场的飞跃。2003年SARS期间,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又对SARS患者、疑似人员、密切接触者、家属、朋友以及一线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心理干预工作。这是我国心理医生首次大面积、全方位地介入灾难的心理救援工作。2008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深入灾区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进行了研究,为我国灾害心理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基础。 1.2心理创伤及其反应 心理创伤常常用来指导致心理疾患的负性心理事件,也指心理疾患本身[6]。美国精神病协会在《心理障碍诊断与分类手册》中对心理创伤做出了专门的定义[7]:个人直接经历一个涉及死亡或死亡威胁,或危及身体完整性的时间;或经历家庭成员预期之外的或暴力的死亡严重伤害或死亡威胁。我国研究者将之定义为:个体在亲身经历或者目睹他人遭遇死亡,面临死亡威胁严重威胁身体完整性和精神正常等创伤性事件后而使得身心受到极大地打击和伤害[6]。 心理创伤引起学者和有关人士的关注,是从越南战争回国后退伍的老兵,后来心理学家对这些退伍的老兵进行心理干预,并提出一个诊断名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心理创伤的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创伤后应激障碍[11](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应。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 1.3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 应付方式(coping strategies)指个体在压力情境中意在减轻压力影响而采取的策略和行为。个体从生到死无时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16]。通过努力来改变应激环境,并籍此保护自身健康与生存的应付活动几乎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因此不论从临床医学还是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积极探索应付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应付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对于丰富发展心理治疗理论,完善和补充健康行为教育内容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Vai1lant认为长期的精神健康可以通过了解受试者在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