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各章节知识点供参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 大气科学: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状态的演变和发生在大气的动力、物理、化学的各种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变规律,以及研究如何采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和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时或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是大气中的大气状态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是指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干洁大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大气。 气象要素:表示大气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变化过程的物理量,统称为气象要素。 酸雨:酸雨是指PH5.6时的降水 气温直减率:描述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的物理量) 或(实际气层中高度每变化单位高度时气温的降低值) 二、填空题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氮气、氧气、氩和二氧化碳。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紫外辐射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长波辐射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低 ,夏天比冬天低 低 。 5. ?水汽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 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四、问答题: 1. 为何气象学中将大气中含量并不太大的水汽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成分? 水汽有很重要的作用:1。是大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不稳定,进行三态变化,是天气变化的主要角色。2。水汽在相变过程重要吸收或放出潜热,水汽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天气的变化。3。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它和二氧化碳一起对地面保温起着重要作用。 2.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温度、空气运动方向和光解程度等现象统一将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3.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对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乱流运动。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 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 作用:(1)阻挡强紫外辐射到达地面,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大气中臭氧的浓度很低,但它可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中紫外C(波长0.20~0.28um)的全部和紫外B(0.28~0.32um)绝大部分。臭氧不能吸收的紫外A(大于0.32um)恰恰对人类有好处:可起到杀菌治病、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加快植物细胞和纤维素的合成等作用(2)臭氧层吸收的太阳紫外辐射能量使平流层大气增温,对平流层的温度场和大气环流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室气体”。(3)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促进二氧化硫的氧化及氮氧化物的转化,这些过程是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因之一; 因为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臭氧吸收太阳短波紫外线辐射,使平流层顶部具有较高的温度,温度从上往下传导,所以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第二章 辐射 一、名词解释题: 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叫做辐射,放射的能量叫做辐射能,也简称辐射。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的辐射能量(W/m2;J/s.m2)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h) 可照时数:指一地从日出之日落的时间长度; 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量;(Rsc) 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路径上单位截面积空气柱的质量(m) 大气透明度:太阳辐射透过一个大气质量数后的辐射强度与透过前的辐射强度之比。 地球辐射: 大气天窗:大气在整个长波段,除8-12um一段外,其余的透射率近于零,即吸收率为1,。8-12um处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光照时间;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