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工程地质第四章
学习内容;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球发展的最近一个地质时代)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现在国际上认为距今180万年,也有人为是260万年)内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的学科。
常将两者合并为一门课程介绍。之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两者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地貌侧重于研究外表,第四纪侧重于研究内容。;第一节 地 貌;地形: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高低起伏,坡度大小,空间分布等,实际就是地表的形态。;二. 地貌形成、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这里主要应用了美国学者W.M.戴维斯1899年提出的“剥蚀循环论”。(他认为: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受地壳运动、外力作用、时间三要素影响,假定一分布有河流的平坦地块被构造运动抬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地块地貌的发展就像人的成???一样,循着较快深切的幼年期、地形逐渐复杂多样的壮年期、漫长准平原化的老年期的阶段进行。若上述地块完结后再度被抬升,上述过程又周而复始的进行,形成循环剥蚀。)和德国的W.彭克在1924年提出的“地形分析”理论。; 具体来讲:
内力地质作用使地表上升的上升量远大于外力地质作用的剥蚀量,则地表就会升高,形成山岭地貌。
内力地质作用使地表上升的上升量小于外力地质作用的剥蚀量,则地表就会被夷平,形成剥蚀平原。
如果内力地质作用使地表下降的下降量远大于外力地质作用的堆积量,则地表就会下降,形成低地。
如果内力地质作用使地表下降的下降量小于外力地质作用的堆积量,则地表就会被填平,形成堆积平原。
当然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还受岩性、气候、植被等影响。;大陆上的地貌类型
大陆上的地貌类型有构造山系和裂谷;高原与平原;丘陵与盆地等。;;
我国
主要
地形
分布;;;三. 地貌分级 ;地质学上地貌的形态分类;公路工程上对地貌形态的分类;地 貌 的 成 因 分 类 ;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終 碛;边碛;冰斗;;;;风蚀地貌;堆积型地貌之二 —— 风成黄土;四.山岭地貌;褶皱;地堑;3. 垭口
对于公路工程来说,研究山岭地貌必须重点研究垭口。
越岭线若能寻找合适的垭口,可以降低公路高程和减少展线工程量。
隧道也一般选择穿越垭口,可以减少随道延米和工程量。
;
;
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以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因素形成。
垭口外形浑园,宽厚,松散堆积层较大。
道路多以低填或浅挖通过。;4. 山 坡 ;山坡类型——根据纵向轮廓和坡度;凹形坡: 上陡下缓,由河流缓慢下切形成,稳定性差。;
;五.平原地貌;平原地貌的分类;第二节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第四纪的特点:;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呈波浪式发展,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大冰期与大间冰期,时间尺度为106-108年
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时间尺度为105年
副冰期与副间冰期,时间尺度为104年
小冰期与小暖期,时间尺度为102-103年
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冰期:
震旦纪大冰期(6亿年前);寒武—石炭纪大间冰期(3-6亿年前);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2-3亿年前);三迭—第三纪大间冰期(2—0.02亿年前);第四纪大间冰期(200万年前开始)。
;第四纪五次亚冰期:
序号 距今万年 欧 洲 中 国
1 1.0 冰后期
2 6.5 玉木冰期 大理冰期
3 10 里斯—玉木间冰期
4 23 里斯冰期 庐山冰期
5 30 明德—里斯间冰期
6 明德冰期 大故冰期
7 70 恭兹—明德间冰期
8 恭兹冰期 鄱阳冰期
在玉木亚冰期中有五次副冰期,它们的时程在1-几十万年,现在距玉木亚冰期的第五次副冰期结束已有一万年。在亚冰期气温比现在低8-12度;在亚间冰期气温比现在高5-10度。;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 ;第三节 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特殊土:? 某些具有特殊物质成分和结构、赋存于特殊环境中、易产生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区域性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