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少林武术若干文献考证及其价值.docVIP

明清少林武术若干文献考证及其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少林武术若干文献考证及其价值

明清少林武术若干文献考证及其价值   摘要:现存较为珍贵的几种明清少林武术文献就其文本形式而言,有印本、抄本之分,就其内容而言,则大致可分为“拳棍刀枪谱”“拳谱”与“功法图籍”三类。这批文献典籍的主要学术价值:一是全面反映了明清“少林武术”的基本含义,二是反映了明清少林武术技艺的历史脉络,三是为少林武术的“非遗”保护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明清;少林武术文献;拳棍刀枪谱;拳谱;功法图籍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1-0130-07   本文所指的“武术文献”,是指独立成册(或曾经独立成册)的武术著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武术典籍方面的著述逐渐丰富。但实事求是说,这方面工作目前仍远落后于武术实践的需要。站在历史学研究的角度,明清少林武术文献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代以前少林武术的基本面貌与文化根脉,是人们了解、把握少林武术文化之根和历史脉络的必由之径。由于天灾、战乱及人为毁坏等种种原因,明清少林武术文献存世已为数不多。历年来经多方搜求,笔者共搜寻到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文献10多种,其中不少为珍本、孤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按内容,大致可分为“拳棍刀枪谱”“拳谱”“功法图籍”三类。以下,就此三类少林武术文献分别进行论述,继而对这批文献的学术价值稍加分析。   一、拳棍刀枪谱类   “拳棍刀枪谱类”的明清少林武术文献大致有明《少林棍法阐宗》《梦绿堂枪法》以及《少林寺拳棍刀枪谱》,清抄本《少林拳棍刀枪谱》《少林拳棒枪刀谱》和《少林老仙师拳棍讲章》等。①我们选择其中较重要的几种稍作介绍和考证。   1.《少林棍法阐宗》   《少林棍法阐宗》三卷,系明末徽州休宁人程宗猷(1561―?)著。《少林棍法阐宗》是程宗猷通过10多年对少林棍法的习练总结而成,该书卷首有时人程胤万、侯安国、汪以时、陈世??和程子颐等的“序”,书末有程继康等人的“跋”。尽管这些“序”“跋”语焉不详,但多少为后人了解《少林棍法阐宗》的由来及作者生平,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少林棍法阐宗》共记有五种棍法。其中六路“小夜叉”与六路“大夜叉”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棍法架式训练;随后的六路“阴手”,是习练棍法的变化,它与上面大、小“夜叉”的棍法相表里;接下来的六路“排棍”,是对练套路;最后的一路“穿梭”则无定式,练此棍的目的是使棍与手相洽,伸缩如意,进退便利,以致临敌技击之用。结构上,这五种棍法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棍法体系。茅元仪在《武备志》中对《少林棍法阐宗》予以极高评价:“棍宗于少林,少林之说莫详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禅宗》。”②   2.《梦绿堂枪法》   《梦绿堂枪法》,明少林僧洪转所著。少林僧   “洪转”一名,最早见于嘉靖十年(1531)的《淳公素   收稿日期:2017-03-2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明清少林武术古籍珍本的整理与研究”(15BTY003)。   作者简介:魏真,男,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州450000)。   周伟良,男,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杭州311121)。   庵塔铭》,万历三十九年(1611)的《重建初祖殿记》中亦有记载。③他精擅少林枪棍,是程宗猷棍法业师。长期以来,《梦绿堂枪法》未见原本,而是辑录于明末清初吴殳的《手臂录》一书中。但据吴殳为《梦绿堂枪法》所写序文中“少林僧洪转,彼家堂头也,所著《梦绿堂枪》书”,“余久得是书”一语分析,④《梦绿堂枪法》成书于明末,至清初尚有流传,但以后则湮灭无存。幸得《手臂录》一书的辑录,被吴殳誉为“枪可冠诸艺”的少林《梦绿堂枪法》方为后人所见。《手臂录》一书比较常见的有清代张海鹏的《泽古斋丛抄》刊本,以及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的排印本等。   《手臂录》附录的梦绿堂枪法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枪法八母”,二是“六妙”,三是“五要”,四是“三奇”。“枪法八母”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与程宗猷的《耕余剩技?长枪法选》中均有提及,戚继光谓之“八母枪”,程宗猷记曰“八枪母”,但两人都未说明“八母”具体内容是什么,而《梦绿堂枪法》中则将“八母”明确归纳为封、闭、提、掳、??、拦、还、缠八字。其余的“六妙”是一截、二进、三乱、四定、五斜、六直,“五要”是一圈、二串、三排、四压、五扎,“三奇”是一软、二闪,三赚。从吴殳序文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对洪转的少林枪法颇有微词,但对其“八母”“六妙”“五要”与“三奇”之说,却予以极大肯定,赞云:“八母,本也;六妙,用也;五要,变也;三奇,巧也。尽此诸法,枪可冠诸艺矣!”⑤如此推崇“八母”“六妙”“五要”及“三奇”诸法,这大概就是平时自视甚高的吴殳之所以将《梦绿堂枪法》辑录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