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emcdea2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通风与安全emcdea26

三、调压气室-连通管调压防灭火的原理与应用 一般适用于封闭火区灭火。有单气室与双气室调压两种。 (一)、双调压气室--连通管调压原理与应用 1、布置方式 K1、K2:密闭墙。 F1、F2:辅助密闭墙。 在密闭墙和辅助密闭墙 形成的调压气室之间铺一 根金属管。 2、调压原理 辅助密闭墙增加火区的 漏风风阻,降低火区的漏风 压差;连通管与火区并联, 起到并联分风和降压的作用。 3、调压时的火区动态观察 火 F2 K2 D K1 F1 C A B 火 F2 K2 K1 F1 A B F1 K1 * (二)、单调压气室--连通管调压原理与应用 1、布置方式及其调压原理。 在回风侧构成调压气室, 同时利用金属管将调压气室与火区进风侧相连。 要消除火区漏风,需满足下式: 式中:RT--连通管(包括闸门)风阻; RM--辅助密闭墙M与CB巷道风阻之和; RAB,RDA--分别为巷道AB和DA的风阻; 2、火区的动态观测 火 F2 K2 K1 A B C D * 四、调整通风系统调节漏风压差 (一)调整通风系统的原则 1、增加火区或采空区的 并联(低风阻)风路;或减少火 区并联分支的风阻或风量 (不得在该分支增阻)。 2、增加火区所在分支或 其漏风流经路线上其它分支的 风阻;在非漏风流经的路线上 减阻。增阻或减阻巷道离火区 或采空区越近,效果越好。 3、当火区的漏风源与漏 风汇分别处于进回风井附近时, 应设法降低主要通风机负压; 4、降低火区漏风源的压能, 增加其漏风汇的压能。 E D F A B C 采空区 A D C B * (二)通风构筑物的合理位置 在有漏风源或漏风汇附近的风路上,设置增阻型通风构筑物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既起到应有的风流调节和控制作用,又不增大火区或采空区的漏风压差。 具体而言: 1、若在有并联漏风的风路上设置风窗等增阻型通风构筑物时,其位置不应选择在漏风的源与汇之间。 2、在有漏风源或漏风汇附近的风路上安设增阻型通风构筑物时,应将其设在漏风源的上风侧,或漏风汇的下风侧。 3、风门、调节风门和密闭墙等控制风流的设施设置后,应使采空区或火区同处于进风或回风侧,以降低其漏风压差。 * 五、惰气灭火 惰气系指不可燃气体或窒息性气体,主要包括氮气、二氧化碳以及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简称燃气)等。 (一)、氮气灭火 氮气既可以迅速有效的扑灭明火,又可以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使用注氮灭火的火区具有恢复工作量小、不损坏设备等优点。 1、(液)氮气灭火原理 1)氮气注入采空区后具有降低氧浓度的作用; 2)液氮灭火还具有冷却降温作用。在20℃的环境温度下,液氮的汽化热为423kJ/kg。直接用液氮注入火区时,液氮气化,吸收热量,使火区气体、煤层和围岩的温度降低,火区冷却会加速火源熄灭; 3)在封闭火区的过程中,氮气注入火区后,兼有抑爆作用。 * 2、氮气制取 三种工艺方法:一是深冷空分法99.9%;二是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法;三是膜分离法。 3、生产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火 向采空区注入氮气要根据具体条件确定注氮制度(方式)。在有自燃早期预报时,一般应采用非连续注氮,以降低成本。并根据高温点的温度或CO浓度大小选择注氮强度、注氮口的位置以及注氮时工作面风量选择等。 4、注氮处理封闭火区 1)向封闭火区注氮。有条件时注氮过程中逐渐缩封火区,以提高注氮效果。 2)定向注氮,目标惰化。注氮时使氮气流经火源点,用氮气流置换漏风气流;或者用数个钻孔能包围火源点进行注氮,这就是目标惰化。 3)提高注氮效果的途径 适当增加密闭墙的气密性,限制漏风量;增大注氮强度和保持注氮的连续性;选择合适的注氮口位置。 * (二)、湿式惰气灭火 湿式惰气是燃料油与一定比例的空气混合在惰气发生装置(机)内经充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由于烟气中基本上是惰性气体或不可燃气体,因此,将其压入火区后,可起到惰化火区、窒息火源的作用;压入正在密闭的火区可起到阻爆作用。 惰气发生装置及其性能参数 产气量,燃油耗量,耗水量,供水压力,出水温度。 * 第六章 矿井防治水 凡影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矿井涌水事故都称为矿井水灾。 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岩溶陷落柱水、断层水、以及旧巷或老空区积水等。 第一节 地 面 防 治 水 地面防水是指在地表修筑各种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矿井。 根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