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城市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PAGE
PAGE 2
盐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盐城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1.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6.8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6.26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48.24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16:47:37调整为2011年的15:47.2:37.8,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8222元(按2011年年平均汇率折算约6000美元),比上年增长13.2%。
全面小康建设进展顺利。初步测算,2011年,全市全面小康综合得分达97.9分,比上年增加1分。从四大类构成看,生活水平实现程度最好,达到99.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98.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达95.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达97.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从具体指标看,25项指标中已有19项指标达标。各地全面小康建设均取得较大进展,东台、大丰已顺利通过省小康达标验收,率先在苏北实现全面小康。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业生产连续八年实现丰收,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9.7亿元,增长12%。其中:农业376.58亿元,增长9%;林业19.51亿元,增长8.5% ;牧业240.23亿元,增长15.1%;渔业159.28亿元,增长15.4%;农林牧渔服务业54.1亿元,增长10.4%。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总产达661.79万吨,增长1.6%;棉花总产13.39万吨,下降1.6%;油料总产28.77万吨,下降13.9%。肉类总产量85.29万吨,增长6.3%;水产品总产量102.02万吨,增长3.4%。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11年,全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1196个,比上年增加13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783个,比上年增加654个。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28.61万千瓦,增长3.5%;大中型拖拉机1.62万台,增长2.5%;联合收割机1.38万台,增长2.2%;机械植保面积1013.81千公顷。
高效农业规模扩大。2011年,全市建成亩产值万元以上高效农业69.31万亩、年纯效益百万元养殖场59个,新增设施农业20.21万亩,新增高效农业48.52万亩,总面积突破600万亩,增量和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18个、绿色食品30个、有机农产品12个,全市有效“三品”总数达到694个;新认定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个,新增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4个;新办规模农业龙头企业70个,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30多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2011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360亿元,增长34.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6.87亿元,增长16.1%。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93.12亿元、613.75亿元,分别增长10.8%和19.4%。国有工业增加值9.15亿元,增长9.1%;集体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3.3%;股份合作制工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649.29亿元,增长14.1%;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271.36亿元,增长22%;其他经济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5.8%。
新特产业加快崛起。2011年,全市新特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239亿元,增长27.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7.7%。其中新兴产业增速大幅回落,6个工业新兴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95.8亿元,增长14.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近3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3.8%。特色产业比重大幅提高,22个工业特色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195.9亿元,增长27.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5.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2个百分点。
建筑业健康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2亿元,增长34.3%;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4.8亿元,增长13.8%。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总面积达9449万平方米,增长34.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