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送审稿).doc.docVIP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送审稿).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送审稿).doc.doc

前 言 GB/T——第1部分:——第2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部分:——第1部分:——第1部分:——第1部分:——第1部分:——第1部分:——第1部分:——第1部分:——第1部分:——第19部分:金和银量的测定 铅析或灰吹火试金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0部分:铜、铅、铁、砷、镉、锑、钙和镁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1部分: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2部分:汞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法;——第部分:GB/T 3884的第2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检测中心、防城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福建紫金矿冶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窦怀智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铜、硫、铅、锌、铁、铝、钙、镁、锰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1 范围 规定了方法。 本适用于的测定。 S 7.0~42.0 Pb 0.20~6.0 Zn 0.30~4.0 Fe 5.0~40.0 Al 0.50~6.0 Ca 0.50~2.0 Mg 0.40~2.0 Mn 0.030~0.60 注:本标准方法中铜的测定不作为仲裁方法,仲裁方法可参考GB/T 3884.1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GB/T 8170 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4263? 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1:83稀释比将试料与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混合熔剂熔铸成试料片,在仪器最佳测量条件下测量试料片中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X射线荧光强度,并进行元素间干扰效应校正,从校准曲线上得出试料片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再计算出试料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4 试剂和材料 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4.1 标准物质:与试料同类型的系列同类型有证标准物质。 4.2 混合熔剂 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混合熔剂(12:22):在600 ℃下灼烧4 h,稍冷,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3 无水碳酸钠:使用前,在270 ℃~300 ℃下干燥2 h。 4.4 二氧化硅:使用前,在105 ℃下干燥2 h。 4.5 硝酸锂:使用前,在105 ℃下干燥2 h。 4.6 碘化铵:分析纯。 4.7 氩甲烷混合气体:体积分数为90%的氩气和体积分数为10%的甲烷。 5 仪器GB/T 16597规定。 5.2 铂-金坩埚(95%Pt+5%Au):大于20 mL。 5.3 铂-金模具(95%Pt+5%Au):直径大于32 mm,深度大于3 mm。 5.4 熔样炉:温度可控制在1200 ℃±50 ℃。 5.5 搅拌棒:耐腐蚀材料制成,直径小于3 mm。 6 试样 6.1 试样 按照GB/T 14263规定进行取样和样品制备,其粒度应小于100 μm。 6.2 预干燥试样的制备 于105 ℃~110 ℃下干燥2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GB/T 27674、ISO 9599:2015 7 分析步骤 随同试料与试料同类型的未参加标准曲线制作的。 3.90 g混合熔剂(4.2)置于铂黄坩埚(5.2)中,加入1.06 g碳酸钠(4.3)、0.100 g 试样(6.2)并用搅拌棒搅匀,覆盖0.38 g二氧化硅(4.4)、1.38 g硝酸锂4.5)、3.00 g混合熔剂(4.2)。 以上数据均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 7.4.2 熔融 600 ℃,并保持该温度(预氧化15 min,冷却,加入0.08 g 碘化铵(4.6),再继续升温至960 ℃,并保持该温度7 min,在保温过程中,转动坩埚使粘附在坩埚壁上的小熔珠及样品进入熔体中,并将熔体中的气泡赶尽。 注:如果熔体的流动性不佳或泡沫过多,加入少量碘化铵,继续熔融约2 min,以保证熔体的流动性不影响脱模。 7.4.3 浇铸 将熔融物浇铸到960 ℃铂-金模具(5.3)中,在空气中冷却至脱模。 7.4.4 检查 熔融好试料片表面应平整、光洁,没有不熔物、结晶或气泡将试料片干燥器中。 f : …………………………………(1) 式中: m—— 试料质量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