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法学 Pekin Universit LawJournal
g y
, ( )
Vol.30 No.22018pp.304-326
过失犯中预见可能性理论的
反思与重构
劳东燕*
,
摘 要 当前我国通行的以结果的具体预见可能性为中心的过失犯理论 是按故意犯的
。 ,
模式来理解过失犯的产物 过失犯在归责类型上区别于故意犯 二者的归责结构存在重大差
。 , 。
异 以故意与故意犯为模板理解过失与过失犯的构造 在体系逻辑上存在缺陷 以预见可能
,
性为重心的归责机制违反以管辖思想为基础的归责原理 它无法有效回应风险社会对刑法归
。 :
责的功能期待 过失犯的归责结构有必要实现两大转变 从主观归责为重心到客观归责为重
; 。 , ;
心 从结果本位到行为本位 在过失犯的构造中 预见可能性因素应定位于行为归责环节 预
; ,
见的内容仅限于行为的注意义务违反性及行为所蕴含的不容许风险 在判断能否预见时 需要
采取立足于行为时的相对具体化的一般人标准。
关键词 预见可能性 过失犯 客观归责 主观归责 预防刑法
, 。 ,
随着风险的普遍化与日常化 过失犯罪在刑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但在我国 对过失犯
,
罪的研究并未取得相应的突破性进展 以结果的预见可能性为中心的过失犯理论一直占据通
。 , , ,
说地位 晚近以来 受日本刑法理论的影响 我国对于过失之实体的理解 开始出现两种见解
,
对立的局面 即将结果的预见可能性作为过失之实体与将违反结果回避义务作为过失之实体
。 , ,
的对立 这种对立 随着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学派之争在我国的展开 渐渐为人们
。 , 。 ,
所瞩目 然而 此类学术争论并未对作为通说的过失犯理论形成根本性的冲击 一则 由于深
( )、 ,
陷在旧过失论 或修正旧过失论 新过失论与危惧感说之争的泥沼中不可自拔 似乎学术上所
。 “ ”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风险社会中过失犯罪的归责原理研究
( : ) 。
项目批准号 17BFX072的阶段性成果
· ·
304
北大法律信息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