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检验指导书(下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用铸件验收指导书 本指导书旨在指导产品用球磨铸铁件、铸钢件的钢铁制件在加工前及加工过程中,出现铸造缺陷时,如何及时地对铸件进行有效判定,杜绝不合格毛坯的加工。 总则 根据检验项目逐步进行验证。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 1 外形尺寸及精度等级 铸件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见各产品件检验工艺卡片) 铸件扭曲变形量应小于最小加工余量,无加工处的变形量应≤尺寸公差; 2 表面质量 见《二、表面质量标准》 3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每批不少于一次的拉力试验,检验不少于3根式样。 拉力试验的数值应于相应标准材质的数值相符,否则不合格。 拉力试样符合需方提供的图样 4 标识 技术要求规定标识(见各产品件检验工艺卡片) 注:1.a)表面质量合格率应有90%以上,尺寸合格率100%,否则退货返检后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b)检验数量:少于50件的100%检验;50--100件抽验率70%;100件以上抽验率50%;抽验合格率100%,不合格时应通知市场部退货处理。 2.做拉力试验的铸件,由供方提供试块,检验员填写《试验委托单》,委托理化部门做有关试验。 3. 对内部质量需进行探伤、射线检验的铸件,检验员根据委托方的检验报告单,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后入库。 4.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气孔,夹渣,疏松等缺陷经主管技术员确认后应隔离退货,并对该厂家进行质量跟踪,协商解决。 一、精度等级及机械加工余量 尺寸及重量的容许偏差和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分别按GB6414-86、GB/T11351-89、GB/T11350-89标准和订货的技术条件决定,而实际偏差按技术检查部门的数据判定。 二、铸件表面质量标准 铸件非加工表面和外观质量对铸件商品性颇有影响,它们包括: (1)表面凹凸度(涨箱、缩陷和夹砂)。 (2)表面或内腔清洁度(粘砂、粘“涂料层”)。 (3)平面度偏差(非加工面起伏不平)。 (4)表面粗糙度。 (5)轮廓清晰度(凸台、脐子等结构单元的轮廓清晰度,用肉眼评定)。 上述1、2 属表面缺陷。表面平面度偏差与铸件重量及长度有关,机床行业标准如表1-1-1(JB2278-78)。 表1-1-1 不同重量(W)及长度(L)非加工面评定 表面平面度偏差mm/500mm W≤10t L≤2m W≤10t L=2-4m W≤10t L>4m W>10t 优等品 ≤1.5-2.5 ≤2.0-3.0 ≤2.5-3.5 ≤3.5-5.0 一等品 ≤2.0-2.5 ≤2.0-3.0 ≤2.5-3.5 ≤4.5-5.0 合格品 ≤2.0-3.0 ≤2.0-3.5 ≤2.5-4.0 ≤4.5-6.0 铸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可用均方根值或微观不平度10点高度( Rz)来描述。铸件非加工表面则是反映铸型表面的凸凹的状况,无规律可循,因此用均方根值方法测定铸件非加工表面粗糙度存在困难。目前,各国都采用标准 对比样块来评定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我国85年颁布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标准GB6061.1-85,用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及Rz(μm)参数表示不同造型方法和合金铸件可能获得的粗糙度。 (4)铸件表面粗糙度按GB/T1031-1995规定。 铸造表面粗糙度分等分别如下:铸钢件、铸铁件砂型铸造,应符合表1-3-2。 表1-3-2 铸钢件、铸铁件砂型铸造表面按表面粗糙度Ra(μm)分等 (JB/JQ82001-1900) 铸件 等级 铸件质(重)量分类 ≤50g ≤ 50~1000g ≤ 100~1000g ≤ 1000g ≤ 铸钢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25 25 50 25 25 50 25 50 100 50 100 800 铸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2.5 12.5 25 12.5 12.5 25 12.5 25 50 25 50 100 三、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参照GB1348-88: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中铸造的普通和低合金球墨铸铁件。 表1 球墨铸铁件单铸试块的机械性能 牌号 抗拉强度σb N/mm2(kgf/mm2) 屈服强度σ0.2 N/mm2(kgf/mm2) 延伸率 δ(%) 供参考 最小值 布氏硬度HB 主要金相组织 QT500-7 500(51.00) 320(32.65) 7 170-230 铁素体+珠光体 表2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 表3 铸钢力学性能(≥) 牌号 屈服强度 ReH(RP0.2)/MPa 抗拉强度 Rm/MPa 伸长率 As/% 根据合同选择 断面收缩率 Z/% 冲击吸收功 AKV/J 冲击吸收功 AKV/J ZG270-500 270 500 18 25 22 27 ZG31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