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书心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读书心得 -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6 - 《中庸》读书心得 寒假假期,我读了《中庸》,对于古代先哲的智慧、对于人生的哲理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我理解到的中庸的大智慧是中者为不偏,即看一件事情有一个大道,这就是“中”,而“庸”即为不易即不轻易的舍弃。也就是说,做任何一件事情,秉持自己的原则往远方走,就是所谓的“庸”。如果要概括一下,我觉得对中庸最深刻的领悟四个字:恰到好处; 对中庸最充分的把握也可以用四个字:和谐圆融;在现实中,对中庸最好的利用还是四个字:不偏不倚。 俞敏洪历经三年度考取北大,在北大求学四年度,历经三年度半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愿意录取他,最后却用心创办了闻名遐迩的新东方。他那种不断在失去中前进的动力其实挺值得我们深思的,微信里好多人有这样的签名是:越努力,越幸运。 我其实很认同,这里努力大概就是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其实,也是中庸的一种体现。 我把自己感触较深的几个地方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下。 一、中庸告诫我们的第一点是做任何事情需要持中 中庸开篇提到“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是说人生来所具有的自然禀赋,遵循天赋之性、合乎自然之理,逐步养成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的正道。发扬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节,以之影响、熏陶和感化周围的民众,提高众人的道德境界,就是教化。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我们的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学生基本的道德,基础文化,但内层却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 作为教师,我们的确比他们更深切、更准确地了解生命,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有时在想: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承负得起如此之巨的挑战? 除此之外,我觉得中庸里边提倡的持中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平常心。“万事如意”,这四个字虽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又能有多少人是尽如人意的,与其想要事事如意,不如做好眼前的事让眼前的事情如意。一生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抓住的却很少,一生或一段时间做好一件事,只要认真做好了,其实也是中庸想要告诉我们的。 看过《士兵突击》的人可能都记得那位空军少校吴哲,这位高科技奇才在老A的作训队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平常心,平常心”。在近乎残酷的训练中,吴哲坚持下来了,也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美滋味。但如果不是有一颗在困难、挫折和不如意时能够淡然处之的平常心,如果不是有一颗临危不惧的信心和耐心,他在近乎残酷的训练中怎么能结出美好的果实呢?其实,职场也如此,我们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需要一颗包容、善解、永不言败的上进心,在不如意时才能坚持而不放弃。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只要努力了,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二、中庸告诫我们的第二点是做任何事情需要仁爱 生活中,可能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教师对学生关爱,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有时费尽心思的想把事情做好,却适得起反。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觉得生活是平淡的,是重复单一的。往往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无聊而难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激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庸所提倡的仁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对于《中庸》中所提倡的仁爱,其实对我们的教益很大,让我们知道只要施爱,同样会得到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对我就很有启迪作用。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于是立即将其制止,随后责令那个男生到他办公室来。 陶行知先生简单了解了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了,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于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发现学生的亮点,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了错误。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你认真去体会,换个角度来想,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增加色彩。 三、中庸告诫我们的第三点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诚信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