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南北朝官员致仕原因
浅议南北朝官员致仕原因
[摘要]致仕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一环。我国致仕制度源远流长,到了南北朝时期,致仕制度已经形成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南北朝致仕制度在沿袭汉代致仕制度的基础上,多有损益。而南北朝官员致仕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年老、疾病、父母生病或去世以及政治原因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南北朝;致仕制度;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迭频繁。因此受政治影响严重的致仕制度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从致仕的原因出发,这一时期的致仕原因受政局影响明显。各级的官员从主客观同时寻找原因来达到致仕的目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官员也的确出于这些原因不得不致仕。
一、年老
年老是南北朝官员致仕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官员年龄的过大,无论精力、智力以及体力都不足以满足处理政事的需要,更不足以胜任所在官职对他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官员必须致仕。
据《梁书.范岫传》中记载“(七年)(公元508年)其年表致仕,诏不许…十三年,卒官,时年七十五”。南朝陈时期,太子詹事徐陵“以年老累表秋致仕”。北魏肃宗孝明帝时,冀州刺史李韶“以年及悬车,抗表逊位”。正中书监杨修之“以年老致仕”。世祖太武帝时,南雍州刺史寇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真君九年卒,年八十六”。根据史料推断,寇赞致仕时的年纪已经超过七十岁。
二、疾病
疾病也是南北朝官员致仕的一个主要原因。南朝刘宋时期,光禄大夫王弘“其后弘寝疾,弘表屡乞骸骨”。南齐时期,录尚书事褚渊启日:“臣年四十有八,叨忝若此,以疾陈逊,岂骇听察”左卫将军刘怀珍“四年,疾笃,上表解职”尚书右仆射李安民“寻上表以年疾求退”梁朝,张充“以疾自陈”。陈朝大将军韦载“天嘉元年(公元560年),以疾去官”。北魏太祖道武帝时,行台右丞宋隐“屡以老病乞骸骨”。庄帝时,刺史杨椿于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因为“椿遇暴疾”,所以“频启乞解”。高祖孝文帝时,秘书监常景于武定六年(公元548年)“以老疾去官”北齐高祖时,刺史尉长命“以疾去职”北周陕州刺史郑孝穆“以疾笃,屡乞骸骨”。齐文宣时,上大将军王士良“以老疾乞骸骨”。孝闵帝时,义城县侯庾信“以疾去职,卒”。因为生病致仕的官员多不胜数,还有些因为其它原因想致仕的官员,往往也会用老病作为借口,这也说明了老病是南北朝致仕的主要条件。
总之,老病是南北朝官员请求致仕的重要因素。年老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官员们或是因为年老而无法继续任职,或是因为生病而无力处理政事。所以很多官员以“老病”为理由请求致仕。由于年老和疾病是最简单却最不容拒绝的理由,所以也有很多官员不是老病也以老病为借口而请求致仕。所以,以老病为理由的致仕请求在南北朝最为常见。
三、父母生病或去世
自汉代以“孝”治天下开始,由于统治者的带头领导,下级官员乃至平民百姓纷纷效仿,于是便形成了重孝道的风气。因此有些官员为尽孝而请求致仕,或者因为父母去世而请求致仕归家服丧。《南齐书?褚渊传》记载:“葬毕,诏摄职,固辞。又以期祭礼及,表解职,并不许”。下葬完后,皇上下诏让褚渊回去继续上任,他又以希望参加祭祀仪式的原因请求解职。南齐左民尚书王奂也以“母老乞解职”,这都是尽孝的表现。以孝道为先的官员,在父母年老时,会请求致仕回家照顾父母,在父母去世时,也都会请求致仕归家为父母服丧。因此,父母生病或过世也是南北朝官员致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政治原因
身处官场中的广大官员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员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导致时局的变化。因此,有不少官员的致仕也不可避免地与政治因素联系在一起。他们请求致仕的原因或是对政局不满,或是为了避祸,或是身处高位而深感不安,又或是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官员或以致仕为由避开政治漩涡,或以致仕为借口逼迫其他官员提前退出政治舞台。
(一)对政局不满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更迭频繁,而时局的不稳定导致大多官员不安全倍增,继而选择骄奢淫逸。也有部分官员选择不与大众同流合污,通过致仕的方式来保全政治理想和节操。魏世宗宣武帝时,“咸阳王禧为宰辅,权重当时。曾遣家僮传言于烈日:“须旧羽林虎贲执仗出入,领军可为差遣。”烈日:“天子谅圈,事归宰辅,领军但知典掌宿卫,有诏不敢违,理无私给。”奴惘然而返,传烈言报禧。禧复遣谓烈日:“我是天子儿,天子叔,元辅之命,与诏何异?”烈厉色而答日:“向者亦不道王非是天子儿、叔。若是诏,应遣官人,所由遣私奴索官家羽林,烈头可得,羽林不可得!”于烈看不惯元禧等人的专制擅权以及世宗的权利旁落,乃谓彭城王勰日:“殿下忘先帝南阳之诏乎?而逼老夫乃至于此。”于是便坚决的请求辞职了。因此,在南北朝政局动荡,朝代更迭频繁,一些官员因为对政局不满而请求致仕。
(二)避祸
在官场复杂而又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