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岛及世及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解读.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定“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解读 (该文载于《建筑师》杂志2009年4期) 王发堂等(武汉理工大学)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建筑世界中,世界活跃了一批富有才气和创新能力的激进青年建筑师。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在 80-90 年代浮出水 面,之后迅速窜红而一跃成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企图对妹岛 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进行分析。先是介绍他们的师承或他们前辈的相关建筑思想,其 次介绍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形式的不确定性、功能 的不确定性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一、师承关系 妹岛和世曾经说:“一般来说,我自己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 她承上主要是指承袭了伊 东丰雄的建筑哲学,发展了库哈斯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因此在解析妹岛和世和西泽立 卫的建筑思想之前,就必须对这两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的思想有所展开。 (一)伊东丰雄 在日本战后,存在着三个主要建筑流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大高正人、菊竹清训 和黑川纪章等等当时的“少壮派”所展开的“新陈代谢派”的运动。“新陈代谢派”运动的时代背 景,可以用丹下健三的1959年的一番话来做说明。丹下说:“在向现实的挑战中,我们必须 准备要为一个正在来临的时代而斗争,这个时代必须以新型的工业革命为特征,……,在不 久的将来,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即信息革命)将改变整个社会”。丹下在讲话中,很明显 把新技术当作是对信息革命的应答措施。(但是,在当时信息革命的特征不很明朗,只是到 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和网络盛行的时代,这种特征才表现为越来越明显。)对信息工业社 会的特征把握不很准确,也就使“新陈代谢派”无法拿出相应正确的对策。也就是说,“新陈 代谢派”之所以很快就消失历史的黑洞中,就如它们自己的主张一样:即 “强调事物的生 长,更新与衰亡”,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思想着眼点的超前性和对信息时代特征的认识不足而 造成的。也可以说“新陈代谢派”企图用工业技术(即工业社会的手段)去解决信息社会的 存在的问题。相当于后来欧洲兴起的高技派,在欧洲的解构主义运动对“不确定性”冲刺失败 后的无意识的反映。还有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干脆以建筑类型学的名义在进行“复古”的举 措,瑞士的博塔就是新理性主义典型的继承人之一。也就是说,他们意识到“不确定性”的问 题所在,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和对策。“新陈代谢派”的主张的实质性问题(即对信 息社会特征的认识问题)只有到了伊东丰雄才被真正地认识清楚了。“新陈代谢派”虽然自己 在历史上没有结下什么硕果,但它的历史意义在于,为后来的日本建筑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 人才储备,为当代日本建筑界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 由于“新陈代谢派”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无法把握实质问题,于是“新陈代谢派”的中 坚分子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误读信息社会的特征,于是生发出种种的偏离:黑川纪章无奈地 转向“新陈代谢派”的本义即生物学倾向以生物适应为基础的共生理论,从目前看来,这一支 流后劲不足。矶崎新的历史后现代建筑虽然带动了日本后现代的探索,这一支在目前的活动 基本上不属于主流。但是,由菊竹清训到伊东丰雄,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这一支流却 呈现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菊竹清训和伊东丰雄的这一支流,保持“新陈代谢派”的思想出发点的高姿态,即以信息 社会革命为背景,所幸的是到了90年代初,电脑、网络和IT 产业的日渐兴盛,社会环境也 开始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由物质社会向非物质社会转变日渐明朗,这样,“新陈代谢派” 时期的社会背景不足的原因,渐渐地消解了,“新陈代谢派”自然又“死灰复燃”,最主要的是 表现在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正是伊东丰雄,成为日本建筑界乃至世界建筑界中的一位关键 人物,他将会影响日本和世界建筑未来的走向和新的发展趋势。 伊东丰雄与他的“新陈代谢派”的前辈不同,他抓住了信息社会的实质,因而针对信息社会提 出了自己的建筑特点和主张,他敏锐地发现当代信息社会的一些特征:一、电子网络模糊了 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改变了社会交流方式,也就改变了空间的存在方式。二、人成为失去场 所归属和历史记忆的人。当今社会,人们流动性过大,工作流动过大。过去农业、工业社会 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交际范围均被打破,人们行走在“旅途”之中。三、转瞬即逝的流行, 也即在消费主义时代的浪潮,无数的符号和象征都拿来消费,但转眼即逝而且被新的流行符 号所代替。四、瞬息万变的超级城市。在东京,每20年所有的建筑物都会推倒重建一次。 从上述伊东总结出信息社会特征。(信息社会,西洋称为后现代社会或后工业社会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