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的3房地产黄金十年 70项调控政策出台.doc

2003-201的3房地产黄金十年 70项调控政策出台.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2003-2013房地产黄金十年 70项调控政策出台 2003-2013,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政府对房地产密集调控的十年。2003年121文件开始到2013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共计出台70余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在金融、财税、土地、行政四个方面,政策出台之多、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些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及时和深远影响?十年调控,体现了怎样的思路和趋势?而今回头,怎样看待十年调控和房价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用10组镜头,进行分析总结。 十年调控 镜头1 2003年“121文件”开始紧缩式调控,潘石屹、任志强等开发商集体反弹。 2003年6月13日下午3点,潘石屹回到办公室,拿起办公桌上文件,紧急召开公司会议。由公司常务总裁一字不落地大声朗读,读一段讨论一段。接下来的48小时,公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潘石屹彻夜失眠。他形容那感觉“就像正在进行足球比赛,裁判突然吹停比赛,说改排球比赛了,球再不能落地了,落地就算犯规”。 这一幕源于8天前央行制定出台的“121号文件”,规定对购买高档商品房、别墅或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商品房的借款人,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不再执行优惠住房利率规定。 这一今天看来极为平淡的调控文件,在当时让开发商如临大敌。因为它是中央首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 任志强随后通过媒体炮轰“121号文件”,他认为“121号文件”如果严格执行,将使整个经济形势都受到影响,许多房企将面临资金链断裂,银行也将冒着大量贷款无法回收,造成呆账死账的风险。 全国各地的开发商通过开会、发言、撰文等方式,旗帜鲜明地集体反对“121号文件”,北京的开发商们甚至以建立房地产联席会议制度来“集体救市”。 各地银行因此迟迟未出台调控细则,所有开发商都无法理解,从1998年至2002年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升温期,政策大多以“规范、鼓励、支持、优惠”为主,央行此番为何突然祭出如此厉政打击楼市。 而在当时,一份来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流露出调控逻辑。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此前连续几年的消费增长率高于G D P两倍以上,房价持续超出了消费者承受能力,商品房积压持续增加。这一背景促成了2003年以来各类降温政策的加速出台。 专家们解读,央行彼时出台“121号文件”,是意识到始于1998年的房地产信贷已给尚不完善的银行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2002年,房地产投资已经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二成多,而在2003年上半年,这个势头仍在加速上扬。 央行表示,“121号文件”的出台是为了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保障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抑制房产投资过热倾向,防范银行信贷风险,保持金融持续稳定。 但“121号文件”对当时房地产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多数开发商实力偏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的背景之下,对大多数开发商无疑是致命打击。因此,在“121号文件”遭遇开发商集体反弹后,对房地产市场并无太多实质影响。因为在相应的地方具体细则尚未出台之前,国务院便于9月18号出台了“18号文件”,将房地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再次明确支持房地产的发展。 也就是说,121文件在引起开发商3个月的反弹和恐慌之后,戏剧性地被架空夭折。借着“18号文件”的鼓励,中国房地产步入飞速发展轨道。 十年调控 镜头2 史上最长拍卖:350轮竞价,21.05亿元,南京地王诞生。 一向以高傲倔强示人的任志强首次承认自己失败,是在土地市场的争夺战中。2010年3月15日,经过84轮的激烈竞价,大望京1号地被远洋地产旗下子公司以40 .8亿元夺得,楼面价高达27529元/平方米。任志强所在的华远地产在对这块地的竞争中落败,被潘石屹讥讽为“花钱买丢人”。 潘石屹对这一“地王”做过一番测算,结论是:销售单价45000元,才可以有10%的利润。此前,他劝任志强不要去参加拍卖,争不过“国字头”的公司,而任一意孤行,缴了几亿元的保证金去了。 落败后的任志强在微博中表示,自2001年起华远在所有的公开拍卖中都只有失败,华远无法承受这样的天价,只好承认自己的无能,于是转入二三线城市,希望不是凭胆量而是凭品牌取胜。 这只是近十年来“地王”之争的冰山一角,矛头指向了2004年3月出台的“71号令”。此令要求自当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这就是此后开发商们在面对高房价骂声时搬出来逃避责任的“8·31大限”。 继2003年7月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政策出台后,2004年的“8·31大限”,终结了之前延续21年的土地协议出让制度,自此土地出让只有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 自此,资金实力成为开发商获取土地的最大决定因素。一些资金实力偏弱的开发商因无力

文档评论(0)

yu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