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产勘查主要物探方法刘处
主要内容国内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的基本现状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应用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探展望一、国内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的基本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地球物理学始于上世纪20年代,而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始于1936年丁毅先生在安徽当涂铁矿上进行的电法测量。此后,在湖南、四川、贵州等地进行过重力(扭秤)、电法、磁法勘探,中国石油公司作过少量电测井工作。解放以前,中国的地球物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4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时,会员不足30人,没有一所高校设有地球物理专业。国内研究现状 解放后中国的地球物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新中国的地球物理勘探始于1950年东北地质调查所在鞍山等地用磁法和电法勘探铁矿。50-70年代可以说是地球物理勘探专业飞速发展的阶段,地矿与工业部门相继建成专业物探队伍;高校也于1953年付承义先生在北京地质学院筹建地球物理教研室开始,有关院校陆续开设地球物理专业。基于我国的地球物理勘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一时期发现了一大批表露或浅层矿,第一轮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国土。国内研究现状 进入80-90年代初期,随着第一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基本结束,地球物理勘探逐步转向异常查证浅表矿为主,同时对隐伏矿产的勘查得以加强。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地球物理勘查的黄金时期,由于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勘探仪器设备大规模地陆续引入国内,如拉科斯特(贝尔雷斯)重力仪、激电仪(IPR-8)、质子磁力仪等;新方法、新技术也在国内开始广泛应用,如瞬变电磁法(TEM)、井中物探;大地电磁法(MT),可控源音频电磁法(CSAMT)等方法在深部调查的基础上陆续拓展到矿产资源勘探方面。国内研究现状 这一时期也是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的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地球物理勘探在各个领域逐步向数字化、定量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处理、解释技术得到新的飞跃,各种物探常规方法处理解释基本上全部实现了系统化、集成化。尽管勘探难度有很大的增加,但地球物理勘探仍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地球物理专业人员迅速增加,据美国SEG统计,中国在世界近40个国家中地球物理学家首屈一指,其中从事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的地球物理专家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国内研究现状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逐渐从单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纯勘探事业单位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地勘行业管理体系与地勘费用投入逐渐市场化,加之国内外矿业市场整体低迷,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探大幅萎缩,技术人员急剧减少。但这一时期物探工作的见矿率还是较高的,发现了一批重要矿床。如:新疆瓦亚尔顿金矿、土屋铜矿;云南拖顶铜矿、乐马厂金矿;陕西沙梁子金矿、安家岐金矿、关子沟铅锌矿及大坪~魏家台锑银矿;河北柴厂金矿;山西太白维山银锰矿;吉林大横路钴铜矿;河南独阜岭金矿;湖北蛇屋山金矿;湖南万古金矿、东坪汞银矿;广东富湾银矿;四川夏塞银铅锌矿、大陆稀土矿;贵州老万场金矿;青海玉龙沟金矿;山东张家金矿;福建梅仙铅锌矿等。 从2003年开始,随着国家矿业市场的复苏以及2004年国务院地质会议召开,固体矿产勘查又进入了一个地勘春天,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拉动了全球资源市场,矿业与地勘经济异常活跃,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地勘市场全球化更加突出。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如危机矿山资源潜力评价、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调查、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矿业权市场调查等项目,但客观地评价,这一时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不如80年代,相对而言,电磁法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如加拿大的大地电磁仪(V5、V8)、美国的GDP16、GDP32、澳大利亚的固定回线航空瞬变电磁仪(AEM)等。 这一时期数据处理水平有更大的提高,一些新的方法得以应用,如重磁电三维解释、小波、分形分析、阴影、浮雕等技术、层析成像技术(CT技术)、神经网络技术、3S技术得以普遍应用,处理解释基本上实现了可视化、互动化。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属矿地震方法在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方面的改进、完善使得该方法的应用有上升的趋势,如加拿大的萨德伯里、诺兰达、马塔加米等许多有名的金属矿区进行了大量工作。美国的卡林金矿则用地震圈定了含矿岩层与非含矿岩层的界线,SEG1996年研究成果表明地震方法得到固体勘探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寻找隐伏矿床勘探的有效方法。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1∶100万重力与航磁覆盖全国;1∶20万重力完成352万km2、航磁472 km2;在重点成矿区带上开展了1∶10万和1∶5万航磁测量,发现了457个航磁异常。全国区域重力与航磁工作程度见图1、2(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更大比例尺的重、磁、电主要分布在矿区,亦有数十万km2。根据《中国矿床发展史物化探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