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末与下学期开学初名校试卷汇总:福建省泉港一中.docVIP

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末与下学期开学初名校试卷汇总:福建省泉港一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末与下学期开学初名校试卷汇总:福建省泉港一中

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末与下学期开学初名校试卷汇总:福建省泉港一中   【第二教育资源网—高二语文试题】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泉港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命题:王光强 林妹英 审题:张京貌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①  ,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②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③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 (《滕王阁序》)   ④  ,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⑤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斌》)   ⑥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陈情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题。(15分)   熙宁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   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   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 治:修建   B.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 率:遵循   C.区区之法何预焉 预:预备   D.安于放而乐于诞耳 诞:怪诞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反对改革学校和科举的态度的一组是(3分)   ①得人之道,在于知人   ②百里之内,置官立师   ③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 ④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   ⑤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 ⑥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②⑥ D. 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封奏议中,苏轼认为,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于注重实际地了解人,如果朝廷能够了解人,有注重实际的政策,即使沿用现在的办法,也能获得人才。   B.苏轼认为庆历立学,到现在也仅存空名,可当时却耗费民力、民财,结果只是制造纷乱,使天下人陷于愁苦之中。   C.苏轼认为国家的治乱盛衰,根本不由实行了一百多年的科举的办法来决定,只要因循旧制,使先王的旧制度不在我们这代废去就够了。   D.苏轼认为现在关于“变科举,兴学校”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对于长远重大的事情没有什么改变作用。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3分)   译文:   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①首联中“迟”字用得好,请分析。(2分)   答:      ②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写了诗人什么样心境?(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吕布杀进小沛,刘备弃家,投奔许都。曹操领兵亲征徐州。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