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危害及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激素危害及研究

环境激素危害及研究   [摘要]环境激素是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又称环境荷尔蒙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近年来,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就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做出简单介绍,并对其研究的发展历程、治理控制方法、前景进行简要概述和分析。   [关键词]环境激素 种类 危害 研究 前景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1020116-01      一、前言      “环境激素”一词,最早见于1996年由美国记者戴安.达玛诺斯所著的《Our Stolen Future》一书,引起了美、欧、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对环境激素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欧洲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SETAC)1998年年会将环境激素定为大会的重要主题,环境激素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的新热点。   所谓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又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此类物质具有很弱的激素样作用,可能影响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生殖器肿瘤、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二、环境激素的危害      (一)环境激素对野生生物的影响。环境激素对野生生物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生育力下降、性别变化及卵的孵化率降低,甚至导致灭绝。大量实验表明,在环境激素的影响下,鸟类和鱼类出现甲状腺功能障碍;鸟类、鱼类、水生甲壳类动物和哺乳类的生殖能力锐减;鸟类、鱼类和龟鳖类卵的孵化率下降或孵化后出现严重的畸形和残疾;鸟类行为异常;鸟类、鱼类和哺乳类里有雄性雌性化或雌性雄性化倾向;鸟类和哺乳类的自身免疫系统遭到损害等。   (二)环境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生殖系统影响:主要表现为男性精液质量下降、不育率增高,女性性腺发育不良、生殖器肿瘤发病增加、月经紊乱、幼儿先天性畸形等。据调查,由于环境激素的影响,全球男性精子数目在过去的50年内至少下降1/3。1992年丹麦科学家莎巴克等人综合整理了1938年以来20多个国家对15000名健康正常男性的精液进行分析的研究资料发现:从1940年至1990年的50年间,人类生殖能力不断下降,精子密度下降45%,从1940年的1.13亿/ml下降到1990年的6600多万个/ml,同时精液量减少25%。该结果引起医疗界的极大震动及争论。   对免疫系统影响:免疫功能改变,表现在降低及抑制免疫能力,加速自身免疫性病变的发生和引起胸腺萎缩。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二恶英可影响人类免疫功能,表现为亢进或抑制。受到己烯雌酚污染的女性更可能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由于免疫系统调节机能缺陷引起的其他疾病。   对神经系统影响: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富集,在导致明显的身体疾患和畸形之前,就可能引起人类学习能力和行为的重大变化。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迟滞和行为改变,如阿尔茨海默病。胚胎期和出生后两年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甲状腺素的水平异常,发育过程就会出现障碍而导致永久性的损害,包括精神痴呆、不太明显的行为异常、注意力分散、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症。据调查,在美国大约有5%~10%的学龄期儿童有上述现象。   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可引起乳腺癌、前列腺癌、塞丸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副皋丸囊肿、阴道腺癌、膀胀癌、精巢癌。例如从1980年到1987年,美国乳腺癌的发病人数猛增了32%,50年前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每20人里只有1个,现在却是1/8。据研究,很多种类的杀虫剂和类似的化合物很明显地影响雌激素代谢,因而导致乳腺癌和其他子宫内膜肿瘤的增加。      三、对于环境激素的研究      (一)发展历程。1972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对“有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了化学物质的激素作用。1995年,美国政府设立了环境激素工作组,并于1996年建立了食品中内环境激素的筛选方法。同期,日本通产省成立“外因性物质的激素作用的调查研究委员会”,接着厚生省着手于研究环境激素问题,并对已有的化学物质进行筛选毒性测试。1998年美国环保署分四组对86000种物质进行筛选,以进行影响分析。OECD(经济合作开发组织)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开发检测环境激素物质的检测技术并协调各国的活动。   (二)控制、治理方法。环境激素物质常常通过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直接排放进人土壤、大气、水体,人类则通过直接呼吸、饮水及食物链吸收积存,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这些工业造成的环境激素污染的治理,首先仍然是严格要求达标排放。对已经造成的污染除可以运用水解、光分解、氧化一还原等方法降解外,还可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修复。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只要选择适当的微生物种源,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