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一诊分析及教学建议
我区各校情况(高线62 中线44) (1)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是通过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统一整体,同时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 种间 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能力。 (2)人工引入互花米草后,实验区昆虫的种类数和密度都大幅减小,最可能原因是引入互花米草后植物种类减少,昆虫的食物种类减少 ,预计该湿地生态系统食虫鸟会发生的变化是 种类及数量都会减少 。 (3)实验区与对照区相比较,抵抗力稳定性 较低 ;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非选择题.8(0.5) 难度:0.53 立意 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理解,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对群落演替的理解。 错答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误答为“食物链、食物网”,昆虫减少原因的叙述不准确,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只答“方向”。 错因 审题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对答案缺乏仔细斟酌,往往凭经验答题。 非选择题.9 9.(12分)人体胃酸分泌的调节途径如图所示,胃泌素 (一种由幽门 粘膜G细胞分泌 的多肽类激素) 可刺激胃粘膜 壁细胞分泌胃酸。 请分析回答: (1)幽门粘膜G细胞中对蛋白质既进行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是 高尔基体 ,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线粒体 。 (2)胃泌素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这种调节方式,其特点是: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 靶器官、靶细胞 。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作用时间 较长 。 (3)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的途径促进胃酸分泌的过程中,兴奋在①上传导是 单 (单/双)向的;胃粘膜壁细胞接收到细胞②传来的信号物质是 神经递质 。 (4)为了探究胃泌素在胃酸分泌中的作用,可以采用适宜的电流刺激①~④部位中 ④ 部位,然后再检测 血液 中胃泌素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胃液中胃酸的含量。 非选择题.9(0.5) 难度:0.54 立意 利用胃酸分泌的调节途径,考查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体液调节的特点、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同时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思想。 错答 体液调节的特点回答不出或不够准确,①上的传导方向答成双向,④部位答成③④部位,检测激素部位答成胃液、内环境。 错因 教材中的黑体字内容记忆不准确;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理解错误;图形识别错误,不知道①③属于一个神经元;探究的目的审题不清,不明确激素的检测部位。 非选择题.10 10.(10分)苯酚(C6H5OH)是广泛存在于化工行业废水中的一种污染物。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苯酚的细菌,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的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锥形瓶、培养皿和接种环等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灭菌。与步骤②中培养基的成分相比,步骤③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以苯酚作为唯一的 碳源 ;步骤④中的培养基成为固体的原因是添加了 琼脂 。 (2)若经步骤④培养后菌落的分布如图B,则接种时甲、乙、丙三个区域划线的操作顺序依次是甲、乙、丙。多次划线后,最终可得到由 一 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 (3)接种时,在第一区域划线后须将接种环灼烧、冷却后再划线,在第二次划线时须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从上一区域)获取菌种 。 (4)步骤④的目的是分离纯化能分解苯酚的菌株 ;经过步骤⑤培养后,应从残余苯酚浓度最低的培养瓶中再分离、培养目的菌株,若需将获得的菌种长期保存,常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非选择题.10(0.6) 难度:0.58 立意 考查学生对《必修1》中的有关实验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尤其考查学生是否曾经亲手做过实验,是否关注实验的细节、是否关注教材中的课题背景和课题延伸。 错答 培养基干热灭菌、苯酚做氮源、接种环灼烧后不冷却、划线的方法和目的回答错误、菌种长期保存的方法错误。 错因 没做过实验,对选修教材中的实验原理与方法理解程度不够,对基本实验方法识记不准确,对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对课题背景和课题延伸视而不见。 11.(16分)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豌豆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两种。研究发现,皱粒豌豆的形成是由于编码淀粉分支酶(合成淀粉所需的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导致。 ①孟德尔用纯种圆粒和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圆粒和皱粒豌豆的现象称为 性状分离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②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如果其控制合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
- 室外电气管线技术交底.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油气管道工程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填充改性讲义.ppt
-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 第04册 平台结构设计完整版.doc VIP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x
-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曹冲称象的故事1《质量单位的认识》(课件).pptx
-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基本要求 v2.0.1.xlsx VIP
- 基于STM32的自动寻路消防小车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