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业创新展示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PAGE 61—
创业创新展示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概 论
一、项目概论
1、项目名称:某某市创业创新展示中心
2、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市工信委
3、建设地址:按照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项目选址于某某市区,东临市民创业公园、南靠商业南路、西邻府西路、北与凤凰大道相隔一块发展备用地。
4、建设性质:新建
二、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栋创业创新展览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区内绿化、道路等。本项目地块面积约18000平方米(27亩),建筑占地面积约8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545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建筑密度38.9%,建筑高度24米,容积率1.5,绿地率25%。
项目建成后分为四个功能区:
1、展览功能,分为常年展和临时展会,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
2、创新研发孵化功能,建筑面积为1980平方米;
3、创新社会服务功能,组建信息咨询、项目论证、融资担保、资产评估、法律援助等社会中介服务大厅,进一步规范创新社会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建筑面积4575平方米;
4、创业培训功能,创建“某某创业大学”,面积为1980平方米。
三、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约为6058.22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单位自筹。
四、建设期限
本项目计划工期为12个月。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某某市创业创新展示中心”工程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外部建设条件评述、资源消耗及节约措施、进度计划安排、总投资估算、风险分析、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环保节能篇章,以及工程招标初步方案。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4、某某市统计年鉴
5、其他有关的资料和当地建材的现行市场价格
6、某某市工信委关于编制《某某市创业创新展示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完善某某市产业结构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某某市迎来了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7.9%,年均增长13.8%(可比价)。财政总收入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53.9%,年均增长27.7%。三次产业结构由21.2:42.4:36.4调整为16.8:51:32.2。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关键五年。一方面,宏观环境有利于加快发展。世界经济结构已进入调整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能否抓住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机遇,是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也是“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
本项目的建设,一切围绕创业和创新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需要的动力。
2、是发展某某市创业创新服务事业的需要
新型企业快速成长有特殊的要求,需要一个专门支持快速成长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完整网络,整合集中有效资源。
本项目具备四大功能,一是创新研发孵化功能,二是创新产业展示功能,三是创新社会服务功能,可提供信息咨询、项目论证、融资担保、资产评估、法律援助等社会中介服务,四是创业培训功能,基本涵盖了发展创业创新事业的所有内容。
可以预见,本项目的建成投入运行,将尽可能多的资源整合到新型企业周围,建立通往政府、产业、高校及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广泛渠道和接口,组织和搭建创业创新网络。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企业能够具备单纯依靠自身能力所无法达到的资源优势。政府、服务中介与创新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可进一步提升对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中介服务资源等一系列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螺旋式发展和共赢。
3、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