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材料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吸附研究.docVIP

秸秆材料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吸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秸秆材料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吸附研究

秸秆材料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吸附研究   摘 要:该文研究花生壳、玉米芯、小麦杆秸秆吸附剂对于水溶液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初始浓度≤300mg/L时,花生壳对其去除率均能保持95%以上,吸附效果远高于玉米芯、小麦杆秸秆;各材料的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e方程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花生壳在相对较小的用量下(2 g/L)就能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3种材料的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率随pH上升而上升。   关键词:花生壳 玉米芯 小麦杆 吸附 亚甲基蓝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037-04   Abstract:Peanut hull, corn cob and wheat straw were used to adsorb methylene blue from water solution. More than 95% of methylene bluewas removed by peanut hull when its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below 300 mg/L,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of corn cob and wheat straw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peanut hull. The adsorption data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Langmuire equation. And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was well fitted with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 equa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methylene blue increased with the amount of absorbents used and 2 g/L peanut hull was used to gain removal rate of above 90% for methylene bluesolu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methylene blue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initial pH of the solution.   Key Words:Peanut hull;Corn cob;Wheat straw;Adsorption;Methylene blue   在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中,农作物秸秆(如稻壳、麦壳、花生壳、玉米芯等)占有较大比例。然而,真正形成工业规模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不多。在我国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部分秸秆材料被通过焚烧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还给大气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其解决的根本在于给秸秆找到合理的出路。当前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寻求高效、环保且成本低廉的水处理剂一直是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1]。秸秆的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类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表面含有羟基等活性基团。研究表明,秸秆及其产品对无机阴离子[2-3]、重金属离子[4]、染料[5-7]等均具有吸附作用,如Arami M等[8]将大豆壳用于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的去除,Saeed A等[9]将柚子皮由于结晶紫的吸附,刘利娥等[10]将芝麻叶用于亚甲基蓝的吸附。因此,将秸秆材料通过适当的处理,应用于废水治理,一方面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找到新的出路,同时也可以为废水污染处理剂的研制提供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原料,无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将花生壳、玉米芯、小麦杆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去除,研究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体系初始pH等因素的影响,为高效、环保且成本低廉的水处理剂的研究及秸秆的合理资源化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实验材料   秸秆材料收集自江苏省本地,将其用剪刀剪至2~3 cm的小段,置于500 ml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清洗2~3遍后,转移至烘箱55 ℃下干燥12 h。将烘干后的秸秆材料粉碎,过80目筛。取一定量过筛后的秸秆颗粒,加入洗净的250 ml的锥形瓶中,按固液比为1∶10的比例加入15%的NaOH溶液。在室温,功率为100 W的自动搅拌器下搅拌72 h。将反应完毕后的秸秆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转移至烘箱55 ℃下干燥12 h,得到碱处理后的秸秆材料。图1为3种碱处理后的秸秆材料的红外谱图。图中3 390 cm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