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巨亏的财务分析和内部控制.doc

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巨亏的财务分析和内部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巨亏的财务分析和内部控制

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巨亏的风险决策失衡分析 第三章中航油(新)巨亏前公司状况分析 一、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我们用中国航油公司1999年至2001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根据表中所 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见附页) 1、基本财务比率分析 根据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三年的财务 报表,我们可以从公司的清偿能力比率、财务杠杆(负债)比率、保障比率、周 转率和盈利能力比率进行财务状况趋势分析: 3)公司需要加速应收帐款的回收,适当延长应付帐款的期限,以缩短现金周 转期从而增加资金效率; 4)毛利偏低直接导致净利率偏低,在搞好成本控制的前提下,降低购货成本 是一个直接的办法,建议可利用公司较高的财务杠杆进行融资,投资在仓储和运 输,一方面可以降低购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现货购买量,增加期货量以规 避风险,还可以利用本身的运输能力对产品进行有效的配置; 5)公司的利润边际偏低,若要使公司能永续经营,则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 点,由于石油本身所包含着小确定性的政治性因素,国际风险较高,另外虽然目 前总公司在中国市场还占用垄断性地位,但2002年初中国已允许民营企业开始可 以申请航空燃油的进口配额。尽管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但 随着中国进入WTO,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开放,更多更强的竞争者会涌入。我们注 意到中国航油(新)公司的管理层己看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措施,在2002年先 后成功标获西班牙最大的设施公司CLH公司5%的股权以及收购上海浦东国际机 场航空油料公司33%股权,每年为公司带来稳定的高增长的税后净利。 但结合公司破产前2004年6月的财务报表来看公司当月的总资产为42.6亿 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1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73%。长期应收账款为11.7亿 元人民币,应付款也是这么多。从账面上看,4i但没有问题,而且经营状况很漂 亮。但实际上,2004年6月,新加坡公司就已经在石油期货交易上面1临3680万 美元的潜在亏损,并且还在固执的追加错误方向即“做空”的资金。由于陈久霖 在场外进行交易,集团公司通过正常的财务报表没有发现其秘密。就连新加坡当 地的监督机构也没有发现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不怀疑其以前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二、公司风险管理分析 1、风险管理状况 1)在上市之初,中航油(新加坡)就在未经证监会批准的情况下违规进行期 货交易,而证监会为了顾及国有企业的形象,不但没有对其处罚,反而为其包庇 遮掩。而中航油(新加坡)在投机失利,流动性资金不足以交纳保证金的情况下, 中航油(新加坡)的国内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在2004年10月21日明知中航油(新 加坡)处于高风险状态,仍然隐瞒真相,向一批基金出售中航油(新加坡)15% 的股份,将所得款项用于补仓。所有这些,客观上鼓励了中航油(新加坡)的狂 赌。 2)尽管中航油(新加坡)有完整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并且有一个七人风险 管理委员会,但这些制度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内控系统形同虚 设。按照规定,公司的风险管理基本结构是从交易员,到风险管理委员会,到内 审部,到首席执行官,再到董事会层层上报;每名交易员亏损20万美元时,要向 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亏损达37.5万美元时向首席执行官汇报,亏损50万美元时, 必须斩仓。可是公司有关交易员在初期未经公司管理层书面批准的情况下,擅自 操作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等问题出现后,在讨论对策时,该交易员和风险管理 委员会对往后挪移仓位须增加交易量,以及在油价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公司必须 追加保证金的情况避而不谈;连连亏损,却一路没有斩仓。 3)中航油(新)进行的“场外石油衍生品交易(O T C)’’,风险极大。 据报道,新加坡公司有一个由专职风险管理主任和风险控制专家组成的队伍,既 然如此,理应制定有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一整套交易对策,但这一机制没能生效, 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的决策者在关键时候置现存的机制不顾,盲目追逐利润。公司 曾向集团公司借款l亿美元用来弥补亏损,损失己到如此程度,仍置风险于不顾。 4)管理层缺乏起码的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知识。作为首席执行官的陈久霖, 在石油衍生品交易方面并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他曾说,“没 想到后来要那么多的保证金”;可见他对石油衍生品交易的运作以及背后的博弈 之道一无所知。在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内部,亦缺乏真正懂得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 的人才,否则集团不会轻易通过陈久霖的“内部救助方案,使中航油(新加坡) 越陷越深。 2、小结 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以及之前一些中资企业境外衍生产品市场的重大 失利可以发现,中资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令人担忧,特别是对各种衍生产品之风险 的认识严重不足。中国2001年后搭建起来的境外期货监管框架漏洞重重,现有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