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罕见老年性糖尿病并发气肿性膀胱炎护理体会
罕见老年性糖尿病并发气肿性膀胱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及时应用留置尿管,膀胱冲洗,控制血糖,抗炎治疗及护理措施,评价早期及时的护理及临床观察,是治疗气肿性膀胱炎的关键。方法:对一例老年性糖尿病并发气肿性膀胱炎患者经明确诊断进行系统,整体,规范的护理及治疗,宣教,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应用敏感抗生素及留置尿管膀胱冲洗,临床症状消失,尿培养阴性,达到保守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护理及治疗及其重要。
气肿性膀胱炎是以膀胱腔内出现气体为主要特征,是急、慢性膀胱炎罕见的特殊类型,以女性为多见,易发人群多为老年患者。气体常聚积于膀胱粘膜下,量大时可以溢至膀胱内或及膀胱外周的浆膜下,膀胱腔内如有游离气体,气体可随尿液排出。本病较少见,常见于产气细菌感染或膀胱外伤以及侵入性膀胱检查的患者,如患者伴有糖尿病时,膀胱内的细菌可分解过多葡萄糖而产生CO2;非糖尿病患者,细菌可分解蛋白质产生气体,我院于 2013- 07 收治糖尿病并发气肿性膀胱炎患者 1 例, 经过抗炎、膀胱冲洗、控制血糖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 取得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关键词】气肿性膀胱炎;糖尿病;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23-02
1病例资料
患者,女,76岁,退休职工,因腹部膨隆,下腹胀痛,尿频尿急尿痛二天于2013年07月9日入院。有糖尿病病史3年,目前口服拜糖平控制血糖,未规律监测血糖。一周来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0~15mmol/L,餐后血糖20mmol/L。入院后查尿白细胞+3,隐血+3,使用胰岛素泵后血糖降至正常。行泌尿系CT提示膀胱大量集气,可见液平面,膀胱壁增厚;尿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初步诊断:泌尿道感染 气肿性膀胱炎 2型糖尿病。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留置导尿1周,膀胱冲洗(生理盐水250ml 2次/d)处理。留置导尿时发现患者尿道外口狭窄。由于留置导尿受阻,遂给予行尿道扩张术后顺利置入F22三腔导尿管。留置导尿管后立即引出黄色浑浊尿液约800ml,同时伴有气体排出。根据尿培养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留置导尿6d后连续三次复查尿培养已无细菌生长,行膀胱镜检查, 膀胱内黏膜已大部分恢复正常, 膀胱壁内集气已不明显,1周后拔除导尿管,无不适症状,根据患者病情办理出院手续定期随诊。
2病因
2.1.1气肿性膀胱炎以中老年女性好发。该病以膀胱壁组织内出现气泡为主要特征,伴发气肿性肾盂肾炎者少见,主要为泌尿道受产气的细菌侵入( 如: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使肾脏、输尿管、膀胱产生气体并随着尿液流出, 引起气尿。如为糖尿病或中风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病率更高。
2.1.2大肠癌导致肠瘘与膀胱相通: 临床上较常见, 患者的小便浑浊伴有气体,并夹杂粪便, 味臭, 需要手术治疗。
2.1.3侵入性检查:因侵入性的检查或治疗引起,如留置导尿管或行膀胱镜检查后 , 将气体带入膀胱, 造成下次排便时气体排出。
3发病机制
主要由于各种致病菌酵解葡萄糖或蛋白质产生的气体积聚于膀胱黏膜下,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当这些产气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时,可使尿中葡萄糖等物质发酵产生气体。气肿性膀胱炎患者有87%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膀胱黏膜抗感染能力下降,愈合能力差,为感染创造了条件。气肿性膀胱炎病理基础为致病菌经血液、淋巴或膀胱上皮进入膀胱内壁黏膜下层,细菌酵解葡萄糖产生C02,形成壁内无上皮衬托的气泡,气泡破溃进入膀胱腔内,导致膀胱内积聚大量气体;而非糖尿病患者亦可由于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膀胱黏膜损伤或感染,有利于细菌繁殖,身体衰竭时,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气体。本例患者发病,与自身的尿路狭窄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重要联系。
4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气尿、排尿困难、尿潴留、下腹部胀痛不适等,感染加重时可引起尿源性脓毒血症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此症还可蔓延引起肾气肿,呈现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气泡形成严重时可引起肾组织坏死、败血症而死亡,其病死率超过43%。典型的气肿性膀胱炎体格检查有下腹部膀胱区膨隆、可触痛及叩诊鼓音。本例患者来院时腹部高度膨隆,叩诊为鼓音,主诉腹胀,自排出少量黄色混浊尿液。
5诊断方法
气肿性膀胱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64排CT为首选。64排CT可见膀胱体积增大,有液气平面,膀胱壁有泡状气体影,部分连成串珠状,膀胱壁外周可有气体带,内缘毛糙。给予常规尿液分析及尿培养可进一步明确感染程度、致病菌菌群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