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牛遗传多样性.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 章 牛的遗传多样性 11.1 概述 牛属(Bos )共有7 个现生牛种(taurina ),即普通牛(Bos taurus )、瘤牛(Bos indicus )、 爪哇牛(Bos bangteng 或Bos javanicus )、〔牛曷〕牛(Bos gaurus )、牦牛(Bos grunniens )、野 牛(Bos bison )和大额牛(Bos frontalis )。在这些牛的野生祖先中,Bos bison 和Bos frontalis 是野生类型,欧洲野牛(Bos bonasus )已灭绝,除美洲野牛仅有野生种之外,其他牛都有自 己的已被驯化的后代。 我国牛属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多样性研究是一个薄 弱的环节,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体型、外貌、生理指标、地理分布和生态条件等特点,以及 历史文物资料等方面。在现有的工作中,也只是对黄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了较多的工作。 在我国,黄牛是指除牦牛和水牛以外的所有家牛,属于偶蹄目(Artiodactia )牛科(Bovidae ) 牛属(Bos )中的牛种(taurina )(邱怀等 1986 )。黄牛的起源、演化和分类一直受到畜牧学 家的关注。许多学者认为黄牛的起源是多元的,可以归纳为3 个系统:普通牛系即无峰牛(Bos taurus ),印度牛系即有峰牛(Bos indicus ),中间牛系或巴厘牛系(Bos javanicus 或Bos bangteng ) 是封闭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巴厘岛上的Bangteng 牛小型化的有峰牛(Kikkawa 1995 )。Bos taurus 和Bos indicus 的祖先原牛(Bos primigenius )是相似的。 中国黄牛一直被中外学者认为是瘤牛(有肩峰)与普通牛(无肩峰)的混血种。陈宏、 邱怀等(1993)对我国一些黄牛Y 染色体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南方黄牛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受 瘤牛的影响大,北方黄牛受普通牛的影响大,中原黄牛介于两者之间。陈幼春等(1990)根 据 6 种血液蛋白多态性座位、体态特征和毛色等的研究认为,我国黄牛不但具有普通牛和瘤 牛的混合血统,同时还含有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牛的血统,该血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岭南地 区和东南沿海;另外,南方肩峰牛有可能源于与印度瘤牛不同的其他肩峰牛的祖先,而不单 单是瘤牛。王毓英等(1991)在南阳牛中发现了TfA1 基因,说明我国黄牛中可能还含有非洲 瘤牛的血统。 看来我国黄牛起源复杂,其遗传基础非常丰富。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差异 很大,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地方黄牛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地方黄牛是我国固有 的,干百年来形成了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土著牛品种。我国现有地方 黄牛品种28 个,另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地方类群(或品种)(常洪 1988 ,1991;邱怀等 1986 )。 在《中国黄牛品种志》中(邱怀等1986),中国的黄牛按照地理分布被分为北方黄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作者:聂龙,陈永久,兰宏,张亚平,文际坤,俞英,杨关福,张细权 112 中国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三大类型。云南黄牛属于南方黄牛类型。一般认为云南黄牛和中原黄牛 一样,起源于亚洲原牛(Bos taurus homadicus ),在未驯化之前的进化过程中可能已有分化, 同时又与瘤牛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可能两者都参与了云南黄牛的形成。此外,云南还分布有 起源尚未确定的大额牛(也叫独龙牛)。 云南黄牛从肩峰、垂皮来看,由南向北逐渐变小。滇南黄牛肩峰高,垂皮长,与瘤牛相 似。滇东北黄牛与滇西北黄牛形态上则与普通黄牛较为接近,但肩峰仅是一个由结缔组织、 皮下组织和脂肪等组成的组织实体,有峰牛和无峰牛在骨胳结构上并没有差异。肩峰的高低 只能作为牛种鉴别的一个辅助参考指标,从形态上严格区分瘤牛和普通黄牛是很困难的(黄 启昆等 1987 )。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存较好的地区,牛的数量丰富、品种众多,开展云南牛遗传多 样性调查对牛资源的合理改良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总结我们实验室近年来研究我国一些地方黄牛品种在染色体多态、血液蛋白质 多态和线粒体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等方面的遗传多样性进展。 11.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