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深井梦想.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米深井的梦想   李业,男,贵州金沙人,1992 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2015 年 7 月毕业于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 业。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等职 务。曾荣获校“一等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 生”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个人感言:人不怕走在黑夜 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   在这个世界,有着那么一群人,每天在黑暗中摸索,却为世界带 来了光明,他正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李业,1992 年出生在贵州省金沙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那 本来宁静的乡镇,却遍布许多不宁静的小煤窑。自打记事那天起,黑 黢黢的煤洞总会隔三差五地曝出地下几百米深处的死亡事件。兴许是 父亲的教化和对那一方水土的感恩之情,那时的他就立下志向:要用 自己所学改变矿工的窘况,挽回生命的尊严。 2010 年,他高考落榜了。对于一名农村的孩子,读书是他唯一 的出路,于是他重整旗鼓,在失败中成长,在奋斗中进步,并于 2011 年以优异的成绩重新考入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成为了村子里第一 个重点大学生。从入学的那天起,怀着对专业的热爱,他总是起早贪 黑地“折磨”自己,穿梭在图书馆、自习室,参加学生社团、学生会, 还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丰富的大学生活让这个“理工男”变得越发成 熟。 机会始终眷顾有准备的勤奋者,2012 年他成功进入了由教育部 计划实施的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而这意味着他在大三就 得提前学完本科所有的课程。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大多同学只是忙 于应付,乱得抓耳挠腮,唯有他游刃有余,还利用空闲的时间考了驾 照、过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在 2014 年他顺利成为一名中共党 员,并以优异成绩保送重庆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他如饥似渴地汲取, 取得的各种成就令我们赞服不已。我曾问他为何这样拼,他说是为了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 李业深知实践的重要性。2014 年11 月他去到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火铺矿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第一次零距离窥探地下几百米处的奥 秘,他还深刻地记得下井时那种好奇而又恐惧的忐忑心情。“手指口 述”、“三违”、“应知应会,必知必会”这些词语也许对你来说非 常陌生,但对于他来说却要时刻牢记于心。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刚到矿里的时候,矿领导不放心把 他安排到井下。怀着对煤矿的炽热之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他多次向领 导申请下井,最终得到了领导的首肯。每天,他和煤矿工人就着煤尘 下饭,拖着疲惫同行。在几百米深的井下,没有阳光,没有手机,没 有清新的空气,陪伴他的只有矿灯、安全帽、自救器和井下各种作业 机械。有时,一下井就是十多个小时,每天一盒热喷喷的班中餐,一 瓶淡淡的茶水,他那沾满煤灰的脸上都能露出满足的笑容。扛着材料, 提着工具,拿着图纸,在黑暗中吃力的穿梭着,他那瘦小的个头几乎 走遍了所有的巷道。他总是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每天吃班中餐的 时候,他就抓住工人师傅休息的时间和他们交流。刚去实习没多久, 邻镇的一个煤矿就发生了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但李业并没因此而 胆怯,而是更加坚定了从事煤矿行业的信心。当煤矿行业不景气,身 边许多同学都准备转行的时候,他选择继续深造。因为,他梦想的种 子早已在几百米深的煤矿井下萌芽。 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在井下,有着许多人或物的不安 全因素,一个疏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他说要是没有安全帽,都不知 道撞破了几个头。煤矿井下系统十分复杂,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他总是理论联系实践,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就回来翻查资料或者向工 程师请教。生活给了他许多磨练,但他也是幸运的,说起那段经历, 他总是露出自豪的表情。刘志当,贵州省劳动模范,全国“工人先锋 号”获得者,那是他的队长,从事煤矿几十年凭借过硬的本领和独特 的安全管理理念,带领班队创造了零事故的佳绩。每天的班前会刘队 长总是说“首先要讲的还是安全工作”,语重心长地提醒每一位职工 其当班所从事的工作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劳动模范的优良品质深深地 影响了他。 他从矿上回来的时候,身体瘦了,人却更精神了。他的眼里满是 煤炭的黑,心中却有炉中的火。他说,回首大学四年,有成功也有失 败,有高兴也有悲欢,更有太多值得典藏的朝夕,他感谢每一次机遇 和挑战的出现,给予他足够的磨砺。过去已逝,对于未来,他满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