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垦与填土-仁里社区发展协会
開墾與填土,已失其樣貌。半山腰楊本縣所砌築的大石壓堤,也因業者造墓
遭受清除,僅剩部分片段依然可見。近代坊間也傳聞,曾經有鄉民將祖先風
水遷移至「螃蟹穴」,既得出丁之喜,兄弟也各事業發達,官運亨通。只可惜
筆者一行人實地前往觀察時,「螃蟹穴」的地理形態,已面目全非不復存在。
讓有心尋求探索地方人文事物的副主席余春治感嘆道:「曾經滄海難為田,一
座靈山寶穴的破壞,讓古人失去孕育賢達的地理,然而現今地理形態的破
壞,卻讓我們喪失了對先人文化遺址的考據。」
2017 年春,社區理事長張基明陪筆者前往調查時,雖經特別說明,仍然
無法體會此景的特殊處。倒是西側公墓有座龐大墓塚,超過一個籃球場大的
面積,在大貢山處仍清楚可見墳丘。張基明理事長說:很多民眾經過這座龐
大墓塚 ,都會責怪此戶人家為何占用那麼大的墓地,而別人家的祖先墳,都
被壓縮的重重疊疊。後來接觸地方文史才知道,原來這塊地是墓主家所有,
後來因墓葬地問題,墓主家將此廣達18 甲3 分餘土地寄附 ,捐出做公墓。上
前一看,原來墓主是后里墩仔腳望族 「張彩臣」之墓。為減少眾人誤解,經
張姓家族向政府反應 ,民國96 年4 月列為市定古蹟,而設有說明牌。內文:
本古蹟由三座古墓組成,分別張采臣之墓、張青雲之墓及張堪等六人合葬墓
等。日據時期此屬張采臣所有之土地。西元 1924 年因張彩臣去世,其後人將
此廣達18 甲3 分餘土地寄附(贈送)予當時內埔庄役場(今后里區公所),
設為公墓之用。1935 年發生大地震,后里庄死難者能有葬身之所,備受鄉里
感念。日據時期,明治29 年訂有墓地管理,明文規定「非官方許可之墓地及
火葬場,不准埋葬」。張彩臣,生於清同治5 年(1866),例授儒林郎,善於
國術,對地方公益事業樂餘捐輸。日據時期曾任保正及大甲支廳參事等職
務,曾獲當局頒授紳章表揚。此墓造於 1924 年,屬於三拜埕一外埕配置,當
初造墓是此區第一人,佔地甚廣,設有墓門。早期還有荷花池,現已無存。
墳墓主體石雕精細,墓手亦有銘刻書法文字,呈顯早期文人樸素內斂風格。
從以上敘述得知,張彩臣為此公墓的第一墓塚,建立於大正 13 年,而其
餘散布民間的各地的單人墓塚則是清朝時期的墳墓。
張家先祖張圻招於乾隆年間渡臺拓墾,後經營蔗廍(黑糖工廠)而致富。至
1
張青雲(生於咸豐2 年)捐錢成為例貢生。日據初期,投巨資開墾內埔圳
(另稱大安圳)灌溉墩仔腳數百甲土地,晚年捐資組成「青雲博愛會」的慈
善機構。比張彩臣晚一年卒。另張程財(生於咸豐5 年),卒於 1899 年。捐
貢生,名題大甲鐵砧山劍井碑。光緒20 年與族人等,從枋寮東方鑿圳二道,
橫截大甲溪水,灌溉墩仔腳田地。經大肚西堡(今清水)蔡源順控訴。日本
據台,密結忠義之士抗日,日人屢勸不降,而被誣為地方土匪頭目被捕 ,問
罪絞刑,得年45 歲。
4 、鷹仔穴:
「鷹仔穴」位於社區公墓旁的墓碑 。聽社區耆老表示 ,傳說清明祭祖
時,天上飛翔的老鷹專挑此墓的祭品吃,故稱鷹仔穴。但此墓風水早已撿至
他處安葬。目前所見墓碑是由附近移此安置,並非墳墓原來位址,所以碑後
墓龜已不見,顯然不是當初的大墓。再對照后里記者張玲誌的報導 ,經熱心
村民賴進財和村民張仁昇的協助,挖掘「鷹仔穴」遺址墓碑,得以佐證,墓
碑完整如初 ,字跡清晰,碑上確有一彈孔清楚可見,碑文刻著「顯祖考諱性
水謝公三郎之墓,明治辛丑 (1901 ,光緒27 年)重修,一大房子孫立」。后
里鄉民代表會副主席余春治,熱心積極探訪鄉內傳聞軼事的地點,祈盼這些
傳聞遺跡能成為鄉內日後發展觀光的景點,經本報報導後,亦獲得許多鄉親
認同回應。前社區理事長鍾明田也努力蒐集,也計劃印刷出版。
2
距今約一百多年前,當時的貓仔坑是雜木茂盛的淺山區,山丘綿延,山
勢往東北漸次增高,層次分明,後面擁有大安溪澎湃之水,前面有勢若攀龍
的溪流,庄內清澈山泉綿綿不斷,是一處地氣鍾靈的靈山寶地。自古傳說在
這靈山範圍的山谷內,如遇天氣突然變壞時,山風呼嘯迴盪,尤如山神哭號
之厲,而風和日麗之夜,山谷內也常聽到從遠處傳來陣陣仙鼓鑼樂,這種神
跡,目前居住在貓仔坑,上七十歲的老者,都曾身歷其境,直到約五十年
前,人口開始稠密,林班地承租給農民開墾種植果樹,傳說中的神跡才消
失。
鷹仔穴-故事留傳在后里鄉仁里村,據傳清朝時,臺中有一大戶人家,
經地理師的指引在貓仔坑修築祖墳,地點選在庄內居民進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DOC
- 小学生的肾脏守护者谢从宾.DOC
- 小学科学试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柘汪小学.DOC
- 小学课程统筹主任-教育评议会.DOC
- 小学部教学大奖赛之教学论坛.ppt
- 小微企业税收讲课-山西.DOC
- 小心!小偷可能这样偷走了你的公司身份证明-Manivest.PDF
- 小样本分位数检验统计量正态性修正系数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性.PDF
- 小数除法-香港教育图书公司.PDF
- 小池合同备案.DOC
- [衡阳]2024年湖南常宁市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遴选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城市污水排水系统改建实施方案(参考模板).docx
- 生物制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市场潜力解析.docx
- 2025年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深海微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docx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项目管理评估报告.docx
- 职业技能培训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报告.docx
- 中国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2025年交通设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报告.docx
- [衡水]2024年河北衡水市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