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征地拆迁麻烦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PERLINK / 赢了网 HYPERLINK HYPERLINK / 法律咨询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YPERLINK 古代征地拆迁的麻烦事   历史上凡是有为的君主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自己的天下坐得稳,就得有制度,还得要自己带头遵守制度,否则的话,就会失国失天下。所以,古代的君主、官府即使需要征地拆迁,也要依照法律来办事   征地拆迁,无论对于“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是一件麻烦事!往往是,征地拆迁方软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诱;被征被拆方软磨硬泡,甚至群访、自焚。领导干部都知道征地拆迁工作不好干,经常抱怨说:“现在征块地、拆间房,咋就那么难呢?要在过去,那还不是皇帝一句话、官府一张纸的事?”古代的征地拆迁,真的是“皇帝一句话、官府一张纸”那么简单吗?   强征土地,丢面子,丢王位   《诗经》中有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似乎这天下的土地山川、一草一木都是君主的,君主想要点什么,就是一句话的事。但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历史上有的君主就犯了这个“认识上的错误”,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有的甚至连国家都丢了。   在春秋早期,发生过一次著名的征地事件,当事人涉及到周王室、郑国和苏国。郑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当时,周桓王看到郑国的土地非常肥沃,就有心将郑国邬、刘、蔿、邘这四处封邑据为己有。这几块地都在洛阳的东北部,即现在的偃师、孟津、沁阳三县,都是当时的富饶之地。为了顺利得到这几处土地,周桓王提出用其他土地交换。用哪些土地来交换呢?周桓王就动起了征收苏国土地的念头。于是,周桓王提出用本属于苏国的十二邑中部分田地来交换。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享有予夺封地的权力,但在春秋时期,这一权力已经形同虚设。此时的周王室只能处置王畿之内的土地,而对于封国的土地不再享有处置权,当然也不能再随意地征收。结果可想而知,苏国拒绝交出这十二邑来替周王换取郑国土地。周桓王虽贵为天子,最后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还有一次也是周王室征收土地、强拆强占屋室苑囿,并引发王室政变的事件。上文谈到的周桓王死后,其长子姬佗继位,就是周庄王。周庄王非常喜爱他的姬妾姚姬,也非常疼爱姚姬所生的儿子子穨。周庄王临死前留下遗命,嘱咐蔿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等五位大夫,日后一定要立姬子穨为周王。但子穨是庶子,周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庄王死后,由长子姬胡齐继位,也就是周釐王。周釐王若奉其父遗命,应按“兄终弟及”传位于子穨,但他死后,其子姬阆继位,也就是周惠王。这让蔿国、边伯等五大夫十分不满。   惠王非常喜欢田猎,为了扩大他的苑囿以畜养更多的飞禽野兽,他便强行征收了大夫蔿国的菜园。他还大兴土木,扩建自己的宫室,由于大夫边伯的房屋邻近王宫,从而也被强行拆迁占用。惠王还夺取了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收回了膳夫石速的俸禄。这些大臣本就不满,再加之利益受到侵害,他们便联合起来,奉立子穨为新君,以苏国为后盾,以武力征讨周惠王。周惠王流亡到郑国。这便是史上有名的“子穨之乱”。   后来,郑厉公和虢公迎姬阆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宝座。惠王虽然失国复得,但他无奈把酒泉(今陕西省东部一带)赐给虢,将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以东之地赐给郑,自己的王畿大大缩小。这也算是强行征收土地、强拆强占屋舍的后果吧。   征地拆迁,还得按法律办事   历史上凡是有为的君主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自己的天下坐得稳,就得有制度,还得要自己带头遵守制度,否则的话,就会失国失天下。所以,古代的君主、官府即使需要征地拆迁,也要依照法律来办事(有时尽管只是形式上的)。   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一年(前580年),周王室要征收“鄇田”,大概就在古温国、今河南武陟县一带。但是,晋国的大夫卻至却不同意,认为这块土地是自家世代祖产,祖宗之业不可丢,寸土不能让。周王室也不能强行争夺,便起诉到周简王那里。周简王派刘康公、单襄公到晋国去主持解决这场征地纠纷。郤至说:温这块地方,是我郤氏的封邑,不能失去。刘康公、单襄公通过查阅档案和文书后发现,当初武王灭纣,分封功臣和宗室,就把曾经助周伐商的苏忿生和檀伯达分封在温这一代。后来苏氏支持子穨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到夷狄。周襄王为了慰劳晋文公,便把温地赐给晋国,该地先后为晋国大夫狐氏、阳氏和郤氏的封邑。这样从档案文书来看,温地本来属于王田,是“王官之邑”,是可以被周王室征收的。郤至不服,认为封邑不能被随意征收,还要理论,但晋厉公命令郤至不要争了。虽然最后,周王室获得了这块土地,但还是经过了一个法律程序、依照一定的历史证据实现的。这说明,在这一时期,土地的征收必须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才能实现。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