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西画”之构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江西画”之构成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试论“江西画派”之构成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业已存在的“江西派”与“西江派”的分析、对比,就艺术流派的构成条件与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通过对上述两个派别历史情况的阐述,得出“江西画派”是“江西派”与“西江派”组合而成的结论。 关键词:江西派??西江派??江西画派 “江西画派”,顾名思义,应当是指出现在江西省或者说由江西人士在中国书画领域形成的艺术流派。 从理论上讲,一个艺术流派的构成,必须具有几个必备的要素,并应该具有历史的承继性与延续性。就其要素而言,应该包括有关于它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历史背景;有关于这个群体的构成情况与领导人物和有关于这个流派的艺术特色与认同程度等等。承继性与延续性则是指她在继承传统方面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本文试就此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 “江西画派”形成于明末清初,即中国封建社会由高潮走向颠峰,进而转入衰亡的历史时代。在这样一个历史时代的早期即清王朝建立之初,地处江南之西的江西省(简称“江西”;别称“西江”、“江右”)曾经历经了“两次大的变故”和“一次新的转机”。其中,“两次大的变故”;一为“甲申国变”即公元1644年,在位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吊死在北京的万寿山上,由此而结束了大明王朝长达276年的统治。一为“戊子之难”,即公元1648年,降清后再度叛清的王得仁、金声桓等在江西地区举起南明反清复明的旗号,遭到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由此而使大批举旗反抗的明宗室人员遭到株灭,包括曾一度参与反抗的朱耷在内,即便幸免于难且并不甘心归隐山林,也难逃脱沦落他乡之厄运。“一次新的转机”是指:公元1679年,已经渐入“康乾盛世”的清王朝开始出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新局面。是时,康熙皇帝为在政治上消除“满汉畛域”,承唐宋旧制,开博学鸿词科,以笼络明末隐居的知识分子,由此而使得一批前朝能文之士复出。当时,一些对清政府的统治依然存在愤懑情绪的仁人志士,即便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或者参加了考试而未能得中,也获得了一个可以重新说话的机会。包括“清四僧”之首、清代“大写派”之泰斗、开“江西派”一代先河之八大山人——朱耷和被后人誉为“西江派”第一人的牧行者——罗牧等,都出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在他们身上和他们的作品中,都深深地烙着这样一种历史的印记。只不过,因为他们出身的不同、性格的差异和际遇的有别,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必然地会有所不同。 总之、依愚之见,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一定是会有其社会的、历史的原因的。假如说,明末清初的政治动乱,曾经搅乱了前朝遗老遗少,乃至罗牧那样的平民百姓们的正常生活的话。那么,我认为,恰恰是这种“动乱”的生活,给予了这班终不甘停滞于他们的艺术生涯的人们进行艺术创作以取之不尽的源泉。因为,“艺术”本身是需要生活的体验,更需要创作的激清的,没有艺术家们对生活的切身感受,没有由外因引发的、由艺术家们从灵魂深处迸发出的真情实感,要想不断创造出“新型之美”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或者一个有影响力艺术流派的出现是可以无视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存在,或者说是可以完全脱离于当朝时政的作用的。试想,假使没有了清初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尤其是缺少了康熙皇帝在政治上所采取的一系列开明政策,即便有八大山人和牧行者罗牧的存在,他们能够那么快“各树特帜卓然为后世法”,并成为开“江西派”与“西江派”先河的“泰斗”与“第一人”吗?其结论,当然是否定的。 二 有资料显示:在朱耷与罗牧生长的那个时代,尤其是为史学家们所称的“康乾盛世”,在江西省的都会南昌曾经聚集过一大批饱学之士和书画人才。在他们当中,既有祖籍原本就属于江西的、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其如罗牧、饶宇朴、闵贞等;也有祖籍虽不属于江西,但却出生在江西的“江西人”,其如宁献王朱权的后裔、盱眙朱氏八支中的朱耷、牛石惠、朱容重等;还有或为官或出家、或一时曾客居于江西,算是作过一回江西人的“江西人”,其如宋荦、胡亦堂、谵雪等。由于这班能文之士读的是“四书五经”,崇尚的是孔孟之道,对中国书画艺术又一往情深、难以割舍。因此,当他们一遇“可趁之机”,便很容易地会聚集在一起,或饮酒、吟诗;或作书、绘画;或坐而论道,直抒胸意。其中,朱耷与罗牧、罗牧与宋荦、宋荦与谵雪、谵雪与朱容重……乃至在“两次大的变故”中相遇的“易堂九子”和在“一次新的转机”中交往于“临川梦川亭诗会”及“南昌东湖诗画会”的文人雅士们,都是因为这样一种情结和机缘走到了一起的。俗话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恐怕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不过,有时候人们能够走到一起但并不一定就能是志同道合。因谵雪的撮合,朱耷与宋荦就曾经走到过一起,但却始终没能坐到一起,至少没有一直走到底。究其原因,它并非在艺术见解方面什么分歧,而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