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家族打溜子曲牌分类及其音乐特点.docVIP

论土家族打溜子曲牌分类及其音乐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土家族打溜子曲牌分类及其音乐特点

论土家族打溜子曲牌分类及其音乐特点   【摘 要】打溜子的传统曲牌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创新曲牌。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又分为不同的种类,它们的音乐特点也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的分类以及音乐特点,以期对土家族打溜子的理论研究体系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曲牌;创新曲牌;分类;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49-02   打溜子又称“打挤拨”、“打家伙”、“家伙哈”,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居住在山林的土家人民,常遇猛兽侵害,于是人们集体劳作,以击盆、碗、锅、瓢等“家伙”或敲锣打鼓的方式对抗猛兽侵害,后来在击打中有一定的节奏规律和富有生活内容的节奏,逐渐形成有头子和溜子的曲牌。土家族“打家伙”的形成经过了“敲击工具→击锣赶猎→“打家伙”三个阶段,其发展经过时间的不断推移,由原来单一的主题形式,逐渐发展出描绘花鸟鱼虫、反映生活的内容,并且在音乐织体结构上,形成了正规、严谨、完整的曲牌;在原三人溜子的基础上发展成四人溜子,甚至组合成五件乐器、六件乐器,加之唢呐、鼓,甚至说唱,使得溜子表现更加生动。这种乐器在不同地区甚至区县之间,演奏风格和形式等也不相同。   土家族打溜子乐器包括小锣(马锣)、大锣(填锣)、头钹和二钹,四件乐器的击奏和发音各具特色,击奏出的效果能否连贯与紧密是衡量一首曲牌是否流畅悦耳的重要依据,经过曲牌不断的发展创新,四件乐器的打击方法也有不断的创新,因此形成了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以下将对两种曲牌进行比较分析。   一、土家族打溜子传统曲牌   (一)传统曲牌分类。按照曲牌的题材及其功能,可将其分为咏梅出行、动物情趣、生活习俗、绘意庆贺、吉祥祝福五大类。这些曲牌多是标题音乐,每一个曲牌都是对生产、生活中所见所闻或所想的各种动、植物或事象的形态、神态、姿态、意态的描绘。   1.咏梅出行类,主要以梅为主题,曲牌有《闹梅》、《大梅条》、《小梅条》、《大梅花》、《小梅花》、《小落梅》等,主要渗透梅花坚韧高洁的性格;   2.动物情趣类,主要以动物为主题,曲牌有《燕摆姿》、《八哥洗澡》、《鸭子下田》、《马过桥》、《鲤鱼飙滩》、《猛虎下山》、《山鹰展翅》等,主要描绘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动物的形态动作;   3.生活习俗类,反映生活主题,曲牌有《花枕头》、《羽令牌》、《庆丰收》、《闹年关》等,主要描摹人们生活中的形态、情感、愿望;   4.绘意庆贺类,以美好愿望为主题,曲牌有《四门进》、《光光铃》、《双喜头》、《抢拍拍》等,主要体现人们对美好愿望心愿的期盼;   5.吉祥祝福类,以祥和为主题,《观音坐莲》、《四季发财》、《龙王下海》、《龙摆尾》等,主要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传统曲牌的溜子一直被用于婚嫁迎娶,寿诞庆贺,年节喜庆,丰收迁居等,而婚嫁迎娶场合应用最广,可以按照婚嫁仪式的程序进行连缀演奏,去新娘家接亲,返程路上所见所闻,新娘到新郎家等都按婚嫁的程序及内容进行创作,充分体现了土家人民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传统曲牌的音乐特点。传统曲牌的溜子常用四拍贯穿全曲,一般多用1/4、2/4、3/4、4/4拍子,4/4拍在传统曲牌中使用较少。传统曲牌的节奏均一,没有演奏情绪、速度的明显变化,但打溜子节奏整体的快慢主要是靠小锣在开头的几声击奏中定速。由于打溜子曲牌常见于对禽兽多变的姿态的描绘,所以,一套打溜子曲牌常以节奏、节拍的扩充与压缩等多种变换手段来发展主题音乐,传统曲牌中,在小节与小节之间时常会出现混合拍,并且节拍的变化经常是按照逐步增进或递减的方式来进行。   谱例1:   传统曲牌《铁匠打铁》念谱   当然在一首打溜子曲目中也不完全是按照增进或递减进行的。对于传统曲牌的节奏型,上述谱例中可以看到一些,如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音符,这些节奏型经常出现在传统曲牌中,此外,还有切分节奏经常出现,符点节奏以及特殊划分的节奏(如三连音)等,但应用较少;在分句或分段的时候,有时会出现1/4的单拍子节奏。划分节拍线的依据一般以:1.大锣的落韵;2.二钹的垫钹;3.大锣的起句强拍与分句落拍;4.小锣的领奏引点为原则。正确地划分节奏、节拍,是掌握打溜子风格的一大关键,同时也能体现打溜子的演奏水平及艺术表现力。   二、土家族打溜子创新曲牌   (一)创新曲牌分类。创新曲牌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舞台表演类:将原来的乡间农家演奏搬上了舞台,表现更加注重音色、节奏的变化以及双方的配合,并且添加了面部的表情和肢体的动作,增加了舞台的艺术效果和极大的感染力。主要作品有《锦鸡出山》等。   2.曲艺说唱类:是田隆信老师首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传统四人溜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