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屈原对柳宗元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屈原对柳宗元影响

试论屈原对柳宗元影响   摘要:柳宗元深受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辞赋是柳宗元在文学创作上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柳宗元政治上孜孜以求的目标。屈原的学术思想是柳宗元自然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屈原的执著意识是柳宗元坚持操守、不入流俗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屈原;柳宗元;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3-0043-04      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深受屈原的影响。他同屈原一样,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改革家,人生命运也基本相同。柳宗元短短一生经历了代、德、顺、宪四朝。前期作为一位激进的朝官参加了著名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出朝廷,远放永州做了十年“司马”闲员,后再贬至柳州,出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贬所。正因为柳宗元与一千年前的屈原有着几乎相似的政治追求和人生体验,因此,屈原成了他的异代知己。屈原的辞赋、屈原的“美政”理想、屈原的学术思想、屈原的执著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对柳宗元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屈原的辞赋是柳宗元在   文学创作上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屈原以《离骚》为代表的一系列辞赋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而且形式活泼、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激情澎湃,后代文人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刘勰称誉“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李白有诗赞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杜甫亦有诗云“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句》之五),皆表达了对屈原及其辞赋的追慕和景仰。   柳宗元不仅追慕和景仰屈原,而且还积极学习、借鉴屈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并且不断进行艺术实践,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旧唐书,柳宗元传》曾经记载:“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新唐书?本传》云:“俄尔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读者咸悲恻。”从《唐书》的记载来看,柳宗元在贬往永州期间,的确学习和借鉴屈赋创作了不少的骚体诗文。   柳宗元的骚体诗文一是继承了屈原《离骚》等以恶禽臭物指称谗佞小人的传统。在文章的选材上,他喜欢选取一些很小巧的事物或普通的小人物来写,以小见大。如他的寓言体的散文《瓶赋》写的盛酒的革囊:鸱夷和“居井之眉”的瓶子;《憎王孙文》写的猴和猿;《三戒》中写的麋鹿、驴和鼠;《?l?Z传》中写的自不量力、一味贪取好上,结果坠地而死的?l?Z;……这些小生灵。在柳宗元的笔下。或直接描写,或鲜明对照,和当时的丑恶腐朽势力联系起来,便赋予了人性,具有很深的寓言意味。从这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屈原精神和文学的再现。   二是继承和发扬了屈骚含蓄跌宕,抑郁激愤的文风。柳宗元说过:“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屈原是这样,柳宗元也是这样。既然不能于今世施展抱负,那就发愤著书留于后世。他将其政治抱负、满腹心事都寄托在了洋洋洒洒的文字之中。我们在读柳宗元的散文时,从文风上看总感觉到有似曾相识之感,其文貌似无所滞碍,而中心郁结甚深,这中间的郁结就是和屈原一样心怀报国之志而又施展无门的痛苦。如其《吊屈原文》:“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文中蕴含了无比深沉的身世之感。“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日吾言之不行。”他没有直接写怨恨。但言外却有批判现实的激愤之音。他的《骂尸虫文(并序)》、《憎王孙文(并序)》、《罴说》、《(愚溪诗)序》等都联想丰富贴切,寓意鲜明深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其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愤懑之情。难怪宋人严羽评价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三是直接学习模仿屈骚,用赋体写作了大量名篇。上文提到的赋体名作《吊屈原文》就直接模仿了《离骚》的形式和文风。当柳宗元怀着悲愤的心情,由洞庭湖上溯湘江,来至当年屈原怀沙自沉的汨罗江畔时,他自然而然想起了千年以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原。相似的遭遇。使他与屈原获得了思想上的深层共鸣,也许正是这一原因,他产生了要模拟《离骚》写一篇悼念屈原文章的冲动。在这一背景下他创作的《吊屈原文》以浮湘吊屈始,以怀屈怅叹结,感情真挚,寓意深刻。后世学者称其为唐代吊屈作品中“最具深度的孤凤独鸣”。以《吊屈原文》为开端,柳宗元还先后写下了大量效法屈赋抒忧泻愤的篇章。他在永州写的悲悼身世、抒写愤懑的《惩咎》、《闵生》、《梦归》、《囚山》等赋,还不只是对屈赋形式上的简单接受,而且在内容上更是继承了屈原《九章》的传统,它们与屈赋在精神实质上是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