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福布斯》VC 榜单的领衔获奖者张璐是如何看待近年“风口”的.docxVIP

去年《福布斯》VC 榜单的领衔获奖者张璐是如何看待近年“风口”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年《福布斯》VC 榜单的领衔获奖者张璐是如何看待近年“风口”的

去年《福布斯》VC 榜单的领衔获奖者张璐是如何看待近年“风口”的 张璐对2016年的几大风口:VR/AR、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和内容创业进行了盘点,也复盘了2016风起云涌独角兽的死亡挣扎现状,并对当下风口人工智能做了一些思考和展望。   在Xtecher硅谷组织的闭门分享会上,来自硅谷的天使投资人张璐对2016年的几大风口:VR/AR、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和内容创业进行了盘点,也复盘了2016风起云涌独角兽的死亡挣扎现状,并对当下风口人工智能做了一些思考和展望。   难以否认,这篇耗费Xtecher硅谷团队极大精力整理的万字长文带来了庞大的干货,也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思考。   在硅谷,从创业者到投资人   我2010年到美国,在斯坦福读材料科学工程。我一直以来都是学工科,做技术的。当时虽然在材料系,但我是跟着EE的工程学院院长Professor James Plummer,做纳米薄膜材料、生物传感器及锂电池、电极材料方向的研究,属于偏材料系的科研方向。   斯坦福材料系的优势在于,不仅强调学术,还要在研究方向上进行探索,非常看重创新。如果学生有技术或者专利,可以和商业化应用很好的结合,学校愿意鼓励这方面的探索。当时我有一个生物传感器的专利技术,机缘巧合被学校项目选中,在学校和VC的支持下,创建了一个医疗器械公司。因为这个创业起步,我决定硕士毕业不再继续读博,也算是做一个小“逃兵”,毕业之后我卖掉了公司,这是我进入创投圈的第一段经历。   公司被收购之后,由于之前和投资人的互动比较多,基金公司邀请我做投资合伙人(Venture Partner)。我当时也在思考要不要探索一些新事物的阶段。而且我一直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要成为一个T形人才,T形就是它上面有广度,同时有深度,我觉得我可能之前做这么多年技术,算是一个深度的小小的探索,虽然没有多深,但是我希望,在我下一步往下探索之前,我可以把我的广度打开一点,所以就接受了这个机会,这也是我正式进入投资圈的时间节点。   在创业的时候我和我的合伙人都很讨厌VC,他的公司是2006年、2007年独角兽公司,他2004年PHD斯坦福毕业,当时公司很成功,但那个过程中,基本上他所有的一线基金头都投了他们的公司,他的“血泪史比”我当时经历的更加坎坷,很长一段都是在和基金公司博弈。   机缘巧合我进入这行之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同风格的投资方式,投资从中早期到增长期再到后期,每个阶段对于资本的要求,资本和公司合作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天然属性。我之前所在的基金参与那期是10亿美金的盘子,更多属于中后期。作为研究早期,我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发现,其实有机会我是可以做一个entrepreneur-friendly VC的,尤其是在我专注中早期投资的时候。这是最早的起始点,一直到2014年、2015年的时候很多资本开始找我,有美国资本,也有中国资本,询问合作基金的可能。我考虑将近半年,决定自己做一个基金公司。我心里觉得这是另外一个公司,并没有把它当成基金公司,只是把它当成在VC行业的创业公司。   从2015年初到现在,我专注中早期投资,算是一个微型VC。主要投的方向就是Emerging Technology,因为整个团队的技术背景,都是曾经的企业家,自己做技术出身,有很多operation experience,我们又对tech非常有热情。纯社交领域我们不怎么看,一来热情没有那么大,二来我觉得自己不是很懂,我也不是很能了解00后要用什么样的社交平台。我玩游戏,但是我不知道哪种游戏能赚钱。   所以我还是重点关注技术类投资,以上就是我整体的职业履历。   关于人生、职业与规划   很多人问我,是不是要把每件事情想得很清楚。我说,我只是有一个很大很长远的目标,但是在短期,内我更希望好机会出现的时候抓住它,能有比较好的机会去拓展自己。   我觉得现阶段我还要学习和成长,所以我觉得,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要相信这个趋势和机缘。当机会来的时候,我希望我可以很慎重的做决定,因为我做出的决定,与我的名誉紧密相连,我不能太丢脸。   所以当时那半年我在考虑,一来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二来我是不是特别擅长。   我觉得喜欢和擅长都很重要。一件东西如果你很喜欢,但是不擅长,热情会被渐渐消磨掉,如果擅长则会给自己很多真实的反馈,哪怕很辛苦,也会觉得值得。那时有人问我要不要再做个公司,或者探索一些别的方向,所以我也在各种各样的角度都去做了适当的探索,然后再想一想,接下来人生10年想要什么,最后做了这个决定。   因为做早期还是能和很多新兴的技术和创业公司有很深入接触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转折点,也有很多机会去看新东西。   2016年风口之一:VR/AR   我们一开始就不怎么看VR/AR,当然这个东西每个基金有它自己不同的判断。我们从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