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组曲戈雅之画抒情性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琴组曲戈雅之画抒情性探析

钢琴组曲戈雅之画抒情性探析   一、 前言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之一,曾被誉为“西班牙的钢琴诗人”。他的代表作――《戈雅之画》集中彰显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新颖的创作手法。   格拉纳多斯的抒情性在《戈雅之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戈雅之画》将格拉纳多斯的内心世界展现至极。他在创作上追求的是能承载快乐与爱情、痛苦与死亡的完美诠释。因此,听众总能在《戈雅之画》中听到令人舒缓、陶醉或是令人屏气、揪心的抒情效果。   纵听《戈雅之画》,可以发现格拉纳多斯很重视乐曲的旋律化,将戈雅的绘画形象“歌唱化”“诗意化”。不论是主题材料、新材料的段落,还是一个动机,一句过渡句,一个分解和弦或一句伴奏,都充满了歌唱性的旋律感。这组乐曲每一句“话”都有其中的意思。无论音乐进行到哪里,我们总能听到动人的旋律。   总之,戈雅之画为格拉纳多斯带来了创作灵感,乐曲《戈雅之画》又表现了画外更多的音乐和人文情愫。      二、 多变性的陈述      《戈雅之画》如此色彩斑斓、绚丽多姿,能征服那么多的听众,我们认为,格拉纳多斯多变性的抒情是首要原因。格氏曾说:“我个人的感受是,《戈雅之画》有一种优美与苦涩并存的混合气氛……”这种感情的术语有时戏剧性般多情和充满热情,有时又悲剧性地变化,就好像戈雅画作所要表达的情感。   正如格氏所述,《戈雅之画》的每一首乐曲都不只有单一的形象和情感。多变式的音乐情绪交错出现,时而激动,时而悲伤,时而跳跃,时而舒缓,时而细腻,时而如诗如画,时而如泣如诉。这种多变情绪的融合丰富了乐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音乐不同的形象,给人以跌宕起伏的感觉。   在《窗口诉怀》中,音乐的情绪非常丰富多变,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第一主题(6~22小节)是细腻、歌唱般的音乐情绪,第二主题(49~63小节)则是激动、高亢的音乐情绪,之后的间奏(64~77小节)转为轻巧、跳跃的音乐情绪,继而第三主题(80~104小节)变成热情、缠绵的音乐情绪,第四主题(105~126小节)是柔美、平静的音乐情绪,随之第四主题(130~148小节)再现,突然变为热情、澎湃的音乐情绪,紧接着间奏(149~156小节)忽而转为轻快、动感的音乐情绪,随后第一主题(157~176小节)再现发展成庄严、流动的音乐情绪,最后安静、平稳地转入尾声。   由此可知,格氏善于用多变的音乐情绪来陈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一点应该与其自身所具有的喜怒善变的性格特征息息相关。      三、 悲剧性的结尾      许多人都认为格拉纳多斯是一个非常有诗情画意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一般总是绚丽多彩、细腻多情,他也有内省而深刻的一面。现有资料记载表明《戈雅之画》并不是一次就完整出版的。第一册出版后的一年,第二册才出版,同时这两册的风格相差很大。例如:前四首乐曲的调性、和声和结构等都比较规整,而五、六首乐曲调性模糊、和声复杂。可以推测,格拉纳多斯写完第一册时,认为前四首乐曲虽然好听,但在结构、调性、织体、构思等方面还稍欠深度,因此便写出了与之迥异的第二册。   《戈雅之画》中的六首乐曲均有标题,并且是基于玛哈与玛霍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故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爱情(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猜忌(第四乐章)――死亡(第五乐章)――离别和悲痛(第六乐章)。从整体上看,本曲属于悲剧性的结构。这样的戏剧性构思和剧情冲突是《戈雅之画》的特点之一。第五、六乐章的悲剧性使得这部作品具有热情与内敛并存的戏剧性变化,同时也扭转了人们对西班牙音乐的一种偏见――认为西班牙音乐只有热情、奔放的一面。   也就是说,格拉纳多斯的内心世界不只有快乐和爱情,而且还容纳了痛苦与死亡,这首乐曲不仅抒发了作者精神上的欢乐,同时也表现了令人难受、揪心扒肝的情感。在第五首乐曲《爱与死》中,格拉纳多斯巧妙地安排本曲的材料――将第一至第四首乐曲中出现的主题和其他材料依次予以变形,并即兴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纵横相融合的方式犹如将“爱、恨、情、愁、生、死、离、别”等各种复杂的心情揉捏在一起,令人感到撕心裂肺,百感交集。乐曲一开始便出现悲剧性的主题,大量的半音进行,和声变化较多,晦涩的半音下行极不流动,不稳定的调性等等却预示着不祥的征兆。与之相对应的抒情主题(94~129小节)采用了第四首乐曲《少女与夜莺》的主题材料,其动人的旋律、稳定的节奏和调性,令人想起过去美好的岁月,不由得伤感落泪,刻骨铭心。   第六首乐曲《幽灵小夜曲》是一首双主题变奏曲,乐曲中既含有两个新的主题及其变奏,还出现了第二首和第四首乐曲的主题及变形。主题一(1~22小节)是以模仿吉他的弹奏来演绎的,跳跃而轻快的半音进行带给人一种神秘感和轻松感。主题二(39~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