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四川经信委.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信息-四川经信委.DOC

PAGE PAGE 4 附件2: 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指南 (2014年版)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4年4月 编制说明 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四川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和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全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结合我省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组织编制了《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指南(2014年版)》。 重点突出自主创新,体现发展高技术产业、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突出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推进传统产业重大创新成果应用。突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企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自主创新支撑平台。通过对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提升,有效地发挥技术创新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领驱动和支撑作用,加快实现全省产业优化发展、转型升级。 一、电子信息 (一)物联网技术 1.物联网感知技术及设备 传感器技术,包括红外传感、气体传感等相关技术及设备;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设备。 2. 物联网软件技术 传感器嵌入式软件;普适人机交互技术;智能感知与识别处理技术;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 3. 物联网支撑技术 物联网应用软件中间件技术;物联网应用和运行开发环境技术;物联网信息应用标识技术;末梢网络节点组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通信的结合技术;设备定位系统技术; 4. 物联网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评测技术 感知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评测技术;传输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评测技术;应用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评测技术。 5.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品管控技术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监控管理技术,建立食品、药品等产业产品的过程质量监控系统及全球供应链质量追溯平台。多级供应链智能化协同管理技术,包括集成RFID系统与SCM/ERP/DRP/第三方物流系统,降低产业链协作成本和供应链物流成本。 (二)云计算 1. 云计算软件技术 并行计算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分布式编程模型;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云计算安全技术。 2. 云计算系统可靠性评测技术 云计算系统的失效检测技术;云计算系统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云计算系统攻击检测技术。 3.云计算服务支撑平台关键技术 资源管理技术;平台资源虚拟化技术;多租户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平台运营管理技术。 4. 云计算虚拟化运维关键技术 物理资源抽象与资源池构建技术;虚拟资源管理技术;面向运营的业务管理技术。 (三)三网融合 1. 宽带光通信技术 高速光传输技术;光电交换技术和光网络控制平面技术;以无源光网络(PON)为代表的宽带光接入技术;宽带、有线、无线和卫星接入等多种接入技术、专用芯片及系统设备,包括无源光纤网(xPON)接入、宽带无线城域网、光纤到户(FTTH)、xDSL、近距离无线通信等多种宽带接入技术,以及接入网统一网管系统、专用芯片及设备,高速并行光互联模块,以及10G bit/s、40Gbit/s 同步数字系列(SDH)设备和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复用(DWDM)设备,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及波分复用系统用光交叉互连(OXC)设备,智能光网络传输设备(ASON),多业务传输设备,大容量数字光交叉连接设备,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和光交换设备。 2.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智能终端3G多模技术;高性能多核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定位技术;移动支付技术;移动智能终端新型触控技术。 (四)平板显示 1. TFT-LCD共性技术 进一步提升液晶面板的透过率和开口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加快高效节能背光源的研发和应用,在确保产品性能的前提下,简化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2. PDP共性技术 围绕高光效技术(高能效、低成本)、高清晰度技术(3D、动态清晰度、超高清晰度)以及超薄技术方面进行相关技术研发;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驱动波形、新型驱动电路与控制软件技术来提高PDP产品性能。 3.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共性技术 PM-OLED技术;大尺寸AM-OLED相关技术和工艺集成;氧化物基等TFT的研发及其在AM-OLED中的应用技术;LTPS技术;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蒸镀掩模板及驱动IC等技术。 4. 低温多晶硅驱动技术 准分子激光退火(ELA)技术;金属诱导晶化(MIC)技术;固相结晶化(SPC)技术;氧化物TFT技术。 (五)下一代通信网 1. IPv6过渡关键技术 IPv4网络与IPv6网络共存与互通技术;ISP和ICP网站IPv6改造技术。 2. IPv6安全监控防护技术 IPv6内嵌IPsec加密的内容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