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与死亡的关系.doc
死 亡 与 文 化
摘要:
千百年来,死亡被人深深的误解着,其实,死亡是温柔和安详的。它有着无比宽广的胸怀。人类能够死亡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茫茫宇宙,哪里能够找到死亡?如果没有死亡,哪里能够出现生命?了解死亡,才能找到心灵的永恒之所。
关键词:
死亡 文化 中西 生命
正文 :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对于死亡有着不同的文化。
“赞美死亡——因为它消弭了人类所有的苦难;
赞美死亡——因为它让一切生命获得了永恒;
为了表达对死亡的敬意,让我们学习死亡……”
荷马借助气势庞大的《伊利昂记》叹道:“豪迈的狄奥墨得斯,你何必问我的家世!正如树叶荣枯,人类的世代也如此,秋风将枯叶撒落一地,春天来到林中又会滋发许多新的绿叶,人类也是如此,一代出生一代凋谢。”
东方的死亡观
中国:盘旋在死亡头上。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臆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老子如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说是乐“ 生”的文化,儒家乐“ 群体之生”,追求生命不朽与礼乐之乐;道家乐“ 个体之生”,向往入于混沌、顺于自然的逍遥游。与西方早期主流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儒道站在现世的大地上思考死亡,西方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天庭,故而不易通会中国哲学玄秘的地方。儒家鼻祖孔子强调要接受天命的安排,他对学生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主张人生应“ 乐天知命”,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在他的影响下,儒学将个体的死亡现象赋予道德修养的含义,极其重视个体对群体的贡献。与此相反,道家超乎寻常地突出了宇宙的永恒和追求个体自由生命的渴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一句话就道出了他秉持的自然主义自生自灭的观念。庄子更进一步,他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人不仅应退回根柢,而且要彻底回归混沌,消除生与死的区分,像“ 真人”那样无牵无挂。在他看来,死便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生本身就意味着获得了绝对的价值,任何身外之物都不值得用生命换取,否则就是人性的湮没和异化。那么当你必需面临死亡的时候,你该怎样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呢?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大骷髅正在牵线一个小骷髅表演傀儡戏,逗弄一个孩子。孩子的身后似乎是这个孩子的母亲或保姆露出惊恐的神色,似乎想把孩子抱走,不让他看到这些。大骷髅的身后是一个妇女正袒胸露乳喂自己的孩子,同时在注视着眼前出现的情景,表情冷静而严肃。一边是死的诱惑,一边是生的活力,在生死之间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张力,而这种张力表现着一种道德教化的作用。
死亡让生者更加强烈地渴望生或永生,以致让生者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关于死亡的文化和宗教体系。无数的生者都在幻想或坚信“灵魂不死”,“死即再生”的信念。佛教讲净土,道家有仙界,基督教有天堂,都可以看作是“永生”境界的幻化。宗教神学试图超越生死,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它似乎始终伴随着生死。死亡看似是极其简单的生理现象或生命现象,然而往往又是十分深奥或十分神秘的文化现象。死亡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比如生死由命是宿命和悲观主义的生死观。而相对的当然是乐观主义的生死观。文学和艺术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生死观念和表现手法显然也是很不相同的。儒家有的时候会把生和死、生命和道义绝对对立起来,比如“杀身成仁”的训诫。有的时候又有重视生的一面。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体现了重视人生,强调现世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老子说“出生入死”,本意和现在常用的意思出入很大。其实他就是主张少私寡欲、清静无为而保命长生。庄子的生死观体系也不简单。要之,他更强调确立通达正确的态度,超脱生死之变,解脱“生人之累”,而进入逍遥游境界,即“齐生死”。最后他把生死归于命运:“死生,命也”。乃至从物无彼此、“道通为一”的立场推导出人生如梦的观点。简单说,面对死亡,儒家帮助人体验崇高,到家则帮助人感觉自由。
日本也有自己独特的死亡方式,但我对其的了解仅限于书和电影。《入殓师》,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当时很受触动,从电影里我读到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并且从本木雅弘主演的入殓师给逝者入殓时温柔,庄重的动作中感受到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与尊重。
读过鲁迪·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或许能从别人的描述处了解到日本的民族性格。一如他们的国花樱花,生若夏花般灿烂,却如昙花一现,在最耀眼最美丽的时候凋零。日本人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他们对待生死的独特认识。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尤其是神风敢死队以为天皇效忠为荣,以将自己的肉体与精神奉献给至高无上的皇权为耀。那时的日本武士,甚至日本普通民众,都把死亡看做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若可以为心中更高的目标和信仰,死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一步学开微店.doc
- 如何删除在Word文档中出现的那一条选不中的横线.doc
-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测试题答案.doc
- 如何命题及写试卷分析.doc
- 如何在连实物电路中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doc
- 如何提高围棋棋艺.doc
- 如何树立管理干部的威信和良好形象.doc
- 如何用思维导图整理一本书.doc
- 如何用美图秀秀快速制作电子签名,透明签名.doc
- 如何让学困生从厌学转化为乐学.doc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人生由我》梅耶·马斯克 ppt读书笔记模板.pptx
-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136张PPT).pptx VIP
- (二模)2024~2025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Mike's day on the farm(课件)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pptx
- 2025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pdf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二轮复习策略 课件(共61张PPT).pptx VIP
- 七下语文同步解析与测评人教版电子版.pdf VIP
- 供水设备供货及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建筑结构用钢板.pdf VIP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全册单元教材解读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