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体系日常检查表.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14001环境体系日常检查表.doc

ISO14001环境体系日常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频次 负责部门 符合性 问题记录 一、厂房建设期间环保资料: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报告 公司办 2 环境影响报告批复——环保局批复 公司办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环保局验收 公司办 4 消防验收报告——消防部门验收 公司办 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 1 环境因素识别不齐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a 未能充分按生产经营过程的范围来识别,比如:生产经营范围包括有销售,但对销售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未识别; 1.b 未能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识别,识别环境因素没有顺序,最易导致缺漏; 1.c 未考虑到过去发生过的、将来计划的因素,如:公司拟扩建新厂房,对于扩建厂房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未加以识别; 1.d 未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识别,如:产品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用,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置。 2 环境因素评价不合理,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存在偏差。 3 环境因素未及时更新,如: 3.a 产品的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但未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3.b 产品的材料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3.c 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3.d 厂房迁移到新址,未及时地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三、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 1 未能对所有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其控制方法/程序; 2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未能形成相应规定,如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或其他方式。 四、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审 1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不充分,特别是地方法规、客户的要求未识别到位; 2 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进行适用性评审,未能识别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具体的适用条款; 3 未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分发至相关部门、岗位人员; 4 未及时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更新,对已修订、更新、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能及时重新识别、收集、评审。 五、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 未能充分考虑到重要环境因素来制定环境目标; 2 对已确定的环境目标未规定其具体的指标,部分指标无法测量; 3 对所有的目标、指标未能予以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的职责不明确、起止日期不清楚、缺乏资金预算; 4 未能根据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修订,如公司已迁址、执行的环境标准发生了变化等情况下未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六、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资源: 1 对各岗位职责、权限中缺少环境管理方面的要求; 2 对关键岗位(如:化验员、机修、清洁工、仓管员、作业员等)未规定其任职能力要求; 3 环保设施的投入不足,如生产污水每天产生120吨,但污水处理站每天的处理能力仅80吨。 七、能力、培训和意识(人力资源管理): 1 关键岗位人员的配备不足,或能力未能满足要求,如污水处理站的作业员只会用Ph值试纸进行酸碱度的测试,对其他指标的化验不具备能力; 2 全员环境意识培训不足,或有培训但缺乏培训后的考核、培训效果评价; 3 岗位人员对自己所在的岗位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不清楚,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不熟悉。 八、信息交流: 1 对重要环境因素需要的信息交流未予以规定; 2 未建立外部信息交流的渠道,如当外部相关方(社区居民等)对公司有意见需要投诉时,没有对外公开的投诉电话、信箱或其他方式; 3 对外部相关方的投诉、抱怨未形成记录,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后未及时对相关方进行回复; 4 缺乏内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如内部宣传、讲座、会议等。 九、文件控制: 1 文件未有分发至具体的岗位,特别是关键岗位处; 2 文件的适宜性未及时进行评审、更新,如法律法规发生了变化,但未及时对相关文件进行适宜性评审,未及时进行必要的更新; 3 文件的形式不适宜,如MSDS资料为英文版,但现场操作人员对英文的识别能力不足。 十、运行控制: 1 运行控制程序中未明确规定的标准,如污水/噪声/废气控制程序中未明确执行的是国家或地方的何标准,何时段,何级别标准; 2 未能将运行控制的要求通报至供方,如化学品供应商、工程分包方等等; 3 现场环境运行控制主要存在的缺失: 3.a 垃圾分类未明确规定,执行不到位,存在可回收、不可回收或危险废物混放的现象; 3.b 现场由于机械油的泄漏导致的污染未及时清理、纠正; 3.c 环保设施未能提供维护保养的证据; 3.d 环保设施的运行不正常,如车间废气抽排系统未运行,或有运行,但排气口处的净化池无水; 3.e 化学品使用、储存现场未配备MSDS资料; 3.f 产生粉尘、碎屑的岗位(如砂磨、锯床、刨床、车床等工序)对粉尘、碎屑未进行收集,到处飘洒,也未及时清理; 3.g 易燃易爆品与其他易燃物混放,危险品未设独立空间存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