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丹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豆丹简介.doc

豆 丹 简 介 一、简介 豆丹是连云港地区对豆天蛾( Clanis bilineata Walker) 幼虫的俗称,山东、河南等地又称豆虫、豆青虫。豆丹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安微、山东、江苏、四川、陕西等省。完全变态,幼虫共五龄,老熟幼虫钻入土中做穴越冬,俗称“入土豆丹”或“入蛰豆丹”。入土豆丹属于幼虫的滞育阶段。 豆丹虽是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更是一道美食。山东、江苏等地都有食用豆丹的习惯。尤其是苏北的灌云县,豆丹是当地人招待贵客必不可少的菜肴,形成了灌云特有的豆丹文化:旺季请客必吃豆丹,淡季豆丹招待贵客。饭店里,一份豆丹最高价格达2000元一份,还需要预订。 豆丹做出的菜肴,味道鲜美,肉质嫩滑,营养丰富。据吴胜军等测定,豆丹的粗蛋白占干重的为65.5%,高于鸡蛋(49.24%)和牛奶(26.13%)。其中52.84%为必需氨基酸,高于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豆丹粗脂肪占干重的23.68%,64.17%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36.53%。贵州大学田华等报道,豆丹多糖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武汉大学赵梦琳等的动物实验表明, 豆丹水提、醇提液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疲劳作用, 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延缓衰老,并且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同时,豆丹对农药非常敏感,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目前,连云港市灌云县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豆丹交易集散地,收购来自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豆丹,部分本地消化,部分批发给周边的县市。一条包括养殖、收购、销售、擀制、餐饮、深加工等多个环节在内的豆丹产业链已经形成,带动了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以及江苏等地数万人的就业。据灌云县有关部门统计,该县2005年豆丹总成交量8000吨,全县依靠豆丹相关产业效益达到1.8亿元。中央一套《科技博览》、七套《致富经》、十套《走进科学》、湖南卫视、连云港电视台、《解放日报》等,先后从不同角度对豆丹进行过多次报道。 二、形态特征 图一、成虫(左:雌蛾;右:雄蛾) 2、卵:近圆球形,直径2~3毫米。初产时浅绿色,渐变黄白色,孵化前颜色变白,能透过卵壳看到内部的红点或黑点,是其尾角。 图二、卵(左:新卵;右:即将孵化) 3、幼虫:此即灌云人俗称的豆丹。虫体为圆筒形,腹部由10节组成。气孔在前8节上都有。腹足4对,生在3~6节上。第八腹节上有一尾角,长度因龄期而不同。豆丹幼虫共5龄。龄期的识别可以头部形状与尾角特征来进行。1龄与5龄头呈圆形,而5龄头宽比一龄大9倍左右。2、3、4龄头呈三角形,头顶尖,但宽度不同,3龄与4龄尾角形状不同,4龄的尾角稍弯。 具体如下:1龄,尾角黑褐色或红色,长约2毫米,呈斜直形;体长2龄,尾角淡褐色,长约3毫米,呈斜直形;3龄,头壳呈尖三角形,尾角淡黄褐色,长约4毫米,呈斜直形;4龄,头壳三角形变圆,尾角淡黄绿色,长约6毫米,基部租,端部稍向下弯曲;5龄,头绿色,身体黄绿色,密生黄色小颗粒,从腹部第1节起,身体两例有7对黄白色斜纹,尾角黄绿色,长约6毫米,尾角基部粗,端部向下弯曲。1~5龄平均体长分别为1厘米、1.4厘米、2.0厘米、3.6厘米、6.8厘米。 图三、入蛰幼虫(左:5龄;右:入蛰豆丹) 4、蛹:体长4050毫米,纺锤形,红褐色。第57脂节气门前各有一横沟纹。臀棘三角形,表面有许多颗粒状突起,末端不分叉。 豆天蛾发生世代随区域而异。黄淮流域一年1代;长江沿岸及华南地区一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田边土堆及粪堆下912厘米处作土室越冬。翌年春暖后,幼虫化蛹。一代发生区的越冬幼虫每年6月上中旬化蛹,蛹期10~15天。成虫7月中下旬盛发。幼虫期7-9月,以8月上中旬为害最盛。9月后老熟幼虫开始越冬。一年2代发生区幼虫月中旬化蛹,第一代幼虫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春大豆,第二代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夏大豆,8月中下旬为害最盛,9月后老熟幼虫入土越冬。 图五、豆天蛾生活周期 四、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较强,寿命710天。白天躲在植株中部栖息,卵散产在豆株上部叶片的背面,1片l粒。每头雌蛾可产0~0粒,卵期天。共5龄,1~2龄危害顶部嫩叶,咬食叶缘成缺刻,一般不迁移;34龄食量增大即转株危害;5龄是暴食阶段,食量约占幼虫期总食量的90%,同时因体重增加,叶片托不住,便迁移到上。 天气干旱或多雨均不利发生。如6~8月雨水协调,则发生较重。一般生长茂密,低洼肥沃大豆田,产卵量多,为害重。茎秆柔软,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也受害重,早播豆田比晚播田重。的有蜂、等。 一、豆丹消费群体 目前,豆丹的主要消费区域包括:一是连云港及周边地区,包括徐州、淮阴、盐城、宿迁;二是山东南部地区,包括济南、东营、潍坊、泰安、济宁、临沂、日照等地。在苏北灌云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