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湖北省语文优质课《乡愁》教学设计.doc
《乡愁》教学设计
【选点说明】
文学评论家唐建新说“学生处在诗的年龄,他们应该具备诗意表达的能力。”学生对现代诗歌这种纯美文字的渴望,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们应努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破读书写诗的神秘感,诱发出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悟和兴趣。《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创作欲望。
【策略说明】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解对作者的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台湾著名教授、诗人。提出质疑:为什么生于大陆,却是台湾诗人。补充相关材料即作者的经历:
余光中,祖籍福建, 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
1949年,余光中一家迁至台湾,就在这一年,国民党盘踞台湾,封锁海峡。
1952年余光中在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
----1949年,21岁的余光中同家人一起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余光中的诗歌创作是在台湾开端并达到顶峰的,所以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而在台湾却被称为“大陆流亡诗人”。由此引入作者乡愁的根源。
一 初读诗歌,捕捉意象
齐读课文。(板书 乡愁 余光中)教读字词:诗的第三节中开头有一个“呵”字,相当于我们常见语气词“啊”,当它前一个字的韵尾是“i”的时候,发生了语流音变,读“ya”要求学生标上读音。确定感情基调---深沉中略带哀伤的,提示朗读时的速度---缓慢,语调—深沉。
“愁”是一种内心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余光中把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形象可感的事物身上。梳理意象: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学生朗读这些诗句(板书: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这些客观事物,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它们就成为了诗歌的意象,传递着作者的情思。(板书:意象)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取这些事物?补充余光中自述。齐读补充材料。----作者选取的是承载了他无数悲欢离合的事物,是每个人生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作者是如何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的?学生再读诗的一二两句(板书: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呵 而现在)时间一线串珠,把四个意象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同时囊括了诗人的一生。乡愁也就成了他这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
二 咬文嚼字,揣摩意象
1、从这些意象入手,走进作者的每一段人生,来感受乡愁的温度。分组讨论完成。强调要求:从意象入手,想象每一个意象创造的生活画面,从而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感情?从语气、语调、重读、停顿等方面揣摩朗读,做好批注。每组推选两位同学发言,一位分析,一位朗诵。
2、展示讨论成果,预设:
第一节:作者忆起了小时候,这段回忆是遥远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应该读的平淡一些,读出悠远的意味来。\邮票代表的就是一封封家书,有写信时的期待,更有读信时的急切,还有那厚厚的成长故事,所以语气要加重。表达出我对母亲的依恋。(板书:母子之情)
第二节: “一种相思”总有“两处闲愁”。结婚一年就分隔两地,读出淡淡的遗憾和哀愁。\想到即将与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子“共剪西窗烛”,再话两地相思情,一种温馨和喜悦袭上心头。朗读时应注意读出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我相信在作者的回忆中,不全都是忧愁,也应该有温馨,丝丝喜悦之情就流露出来了。(板书:夫妻之爱)
第三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诗人再也听不见母亲慈爱的唤儿声,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感受不到母亲温情的摩挲了。这一节最后两句,外头,里头,看似只有一墙之隔,却是生死距离。朗读时要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悲痛之情。为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沉痛的哀思,这一节采取一诗解诗的方式,补充作者写给母亲的诗《今生今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号) 平桥镇中心校关于原教师宿舍楼C级危房情况的报告.doc
- (2015版)新技术新项目半年工作总结.doc
- (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习题.doc
- (2016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 地练习.doc
- (2018版本)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基于尼斯分类第十一版.doc
- (亲们必看)签订旅游合同时需要注意na些事项.doc
-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2topic1知识点练习.doc
-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2topic2知识点练习.doc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测试题.doc
- (四十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OK.doc
- 2015版人民币防伪特征.doc
- 2015秋广西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
- 2015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单元测试卷(含知识归纳).doc
- 2016-2017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及行事历.doc
- 2016-2017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doc
-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仁爱英语上册教学工作计划.doc
-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仁爱英语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doc
-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仁爱英语上册教学工作计划.doc
- 2016-2017学年度湖北省宜昌市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doc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