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复习《孔雀东南飞》.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复习《孔雀东南飞》.ppt

知识卡片 互文,又名互辞,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对互文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互不相干,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这类句子比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理解。 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4.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5.?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五更,指平旦,是寅时,相当于现在的3点至5点。 1.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 贱妾:封建社会里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的自称。??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贫贱: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母亲的自称。?? ?3.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下官: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文中是郡丞的自称。?? 4.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对对方的敬称。文中是兰芝对丈夫的称呼。 5.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大人:对尊长的敬称。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老人家”,文中指兰芝婆婆。? 6.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一般是君对臣的敬称,文中是仲卿对妻子兰芝的爱称。??? 7.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汝:用于上称下或不客气的平辈之间,文中是兰芝母对兰芝的称呼。??? 8.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 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文中是仲卿母亲对仲卿的称呼。 9.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令郎:称呼对方的儿子。 10.“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结发:它有三种含义,第一指束发,古代人成年之后(男20岁,女15岁)开始束发,因而结发指成年;第二是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第三是指妻子。此诗取第二种义。 黄泉:黄泉,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亦是九狱九泉之一。对黄泉而言,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又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黄泉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 11.自名秦罗敷: “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12.新妇谓府吏: 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13.妾不堪驱使: 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4.便可白公姥 公姥:公公和婆婆,此处偏指婆婆。 15.汉末建安中:汉献帝年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