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四章3积聚》课件.ppt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四章3积聚》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证论治】食滞痰阻 (4)临床应用: ①加山楂、莱菔子以加强健胃消食作用; ②痰浊中阻、呕吐恶心者加陈皮、法夏、生姜以化痰降逆; ③蛔虫结聚者加服乌梅丸,或驱虫汤; ④聚证反复发作,脾胃虚弱,平时服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 ⑤部分聚证可见于肠梗阻,若经积极治疗仍不奏效,宜及时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辨证论治】气滞血阻 积证 1、气滞血阻—早期 (1)辨证依据: ①主症: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 ②兼次症:胀痛并见,或口苦脘痞; ③舌象:舌质青紫,舌苔薄,或见瘀斑; ④脉象:脉弦。 【辨证论治】气滞血阻 (2)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3)方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川楝子:行气舒肝; 玄胡索:行气活血; 蒲黄:活血祛瘀; 五灵脂:通利血脉。 【辨证论治】气滞血阻 (4)、临床应用: 口苦者:加柴胡、黄芩清肝火; 脘痞者:加木香、枳实行胃气; 气滞甚者:加青皮、槟榔理气行郁; 瘀血甚者:加三棱、莪术等。 可酌加茯苓、白术。 【辨证论治】瘀血内结 2、瘀血内结---中期 (1)辨证依据: ①主症: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 ②兼次症:面黯消瘦,纳减乏力,女子或见闭经或月经不调,男子或见阳痿; ③舌象: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 ④脉象:脉涩。 【辨证论治】瘀血内结 (2)治法:祛瘀软坚,调理脾胃。 (3)方药:膈下逐瘀汤。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五灵脂:活血化瘀; 玄胡、香附、台乌、枳壳:行气止痛; 丹皮:凉血活血; 甘草:益气缓中。 【辨证论治】瘀血内结 (4)临床应用: 加丹参、三梭、莪术、别甲加强化瘀消积作用 或改用鳖甲煎丸(化瘀软坚,兼补益)。 服药同时,间断服用六君子汤:补益脾胃,攻补兼施。 【辨证论治】正虚瘀结 3、正虚瘀结----晚期 (1)辨证依据: ①主症:积块坚硬,疼痛加剧; ②兼次症: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饮食大减,或呕血、便血、衄血; ③舌象:舌质淡或紫,无苔; ④脉象:脉弦细或细数; 【辨证论治】正虚瘀结 (2)治法:大补气血,化瘀散结。 (3)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 八珍汤:补益气血(补); 化积丸: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攻); 三棱、莪术、香附、苏术、五灵脂、阿魏:活血化瘀; 槟榔:理气泻下; 海浮石、瓦楞子:软坚消瘀散结。 【辨证论治】正虚瘀结 (4)临床应用: 气虚甚:加黄芪、山药; 口干、咽燥、舌光红无苔:加石斛、沙参、花粉、麦冬或合生脉散; 加桃仁、山甲、鳖甲、蛰虫:加强软坚散结。 【辨证论治】 (四)其它治法 1、外治:敷贴阿魏膏、水红花膏; 2、肿瘤:辨证用药酌加半枝莲、半边莲、蛇舌草、蚤休等; 3、气功:增强体质。 【预后转归】 1、聚证预后一般较好 2、积证预后一般较差 3、积证后期出现黄疸、鼓胀、吐血、便血等,属病情危笃,预后差,难治 【预防及护理措施】 1、调情志 2、饮食有节 3、劳逸结合 4、有病尽早检查治疗,特别是对黄疸、胁痛、胃脘痛等。 谢谢! 积 聚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积聚的证候特征。 2、了解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 3、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及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5、了解积聚的转归及预后。 (一)定义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概说】 病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 病机: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 部位:腹部 临床特征:腹内结块,或胀或痛 【概说】 (二)症状特点 1、共同特征:腹内结块,或胀或痛 2、积证特征:结块固定,痛有定处;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伴食少,倦怠乏力,形体日渐消瘦。 3、聚证特征:腹中气聚,聚散无常,攻窜作痛,痛无定处;病程较短,病情相对较轻。 【概说】 (三)源流 1、《内经》 (1)“积聚”病名,首次见于《灵枢·五变》 “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概说】 (2)病因为寒邪外中与内伤忧怒,病机关键在于气机逆乱,凝血蕴裹,津液涩渗,著而不去。并强调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灵枢·五变》:“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人群易罹患此疾。 【概说】 (3)提出攻法及攻不伤正的治疗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概说】 2、《难经》与《金匮要略》提出积与聚的区别 《难经·五十五难》“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