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唾液淀粉酶
想一想 为什么患有慢性肠胃病的人比较瘦? 为什么有的人饭吃得很多,身体却长不胖? 你有肠胃方面的疾病吗? 口腔是消化开始的部分。 营养物质的吸收 * 1、_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3、夜盲病人是由于体内缺乏__________,坏血病是由于缺乏_________,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4、人体缺铁就会患_________。 温故知新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认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 合理的结论。 3、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 4、掌握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 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的能相适应 的特点 消化道 唾液腺 肝脏 胰 消化腺 胃腺 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消化腺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淀粉有甜味吗? 馒头的消化过程 牙齿 舌 馒头的消化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变碎 变湿润 牙的切碎 舌的推动、搅拌 唾液 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淀粉遇碘变蓝 麦芽糖遇碘不变色 ?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各加2滴碘液,摇匀 淀粉遇碘变蓝, 麦芽糖遇碘不变色 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2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3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1 2 3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不变色 变蓝色 部分变色 (蓝色较淡) 淀粉被转化 淀粉没被转化 部分淀粉没被转化 麦芽糖 (有甜味) 淀粉 (无甜味) 口腔 唾液淀粉酶 唾液腺 消化道 胃壁中有胃腺,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 胃液又称胃酸。 小肠壁上有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和脂肪酶. 肠腺 肝脏分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胆汁不含酶,只能使脂肪变小 胰脏分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胰液含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 麦芽糖 (有甜味) 淀粉 (无甜味) 口腔 唾液淀粉酶 葡萄糖 小肠 麦芽糖酶 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而且溶于水 淀粉是大分子物质,不溶于水 消化系统 大分子 小分子 分解 食物中的淀粉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什么是消化? 蛋白质、脂肪又是怎么被消化的呢? 各消化道中的消化液: 口腔——唾液(淀粉酶) 胃——胃液(蛋白酶) 小肠——胆汁(不含酶) 胰液、小肠液 (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 大分子物质,不溶于水 水+植物油 水+植物油+胆汁 乳化作用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 粉 葡萄糖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麦芽糖 葡萄糖 小分子物质 溶于水 消化道的各个部位,哪个部位消化最彻底?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为什么得消化成小分子的并溶于水的物质呢?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需要消化吗? 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无机盐本身溶于水;维生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在油脂中溶解)。不需要经过消化。 被吸收的物质到哪里去呢? 经过消化的食物穿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例如:血液)的过程。 营养物质主要是在哪里被吸收? 胃?小肠?大肠? 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才能消化最彻底,推测主要在小肠或大肠进行吸收。 成人的小肠一般5-6米长 皱襞 绒毛 毛细血管 皱襞、绒毛、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表面积比原来表面积增大了600倍左右 绒毛壁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其顶端有微绒毛,约1700条 (物质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 穿过小肠壁,进入毛细血管, 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盲肠 阑尾 大肠内表面上只有皱襞,没有绒毛状突起 × √ 是否有绒毛 × √ 1.5米 大肠 √ √ 5-6米 小肠 是否有微绒毛 是否有皱襞 长度 小肠面积 >> 大肠面积 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场所 对比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sb-1显示仪表说明书.docx VIP
-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浙江省乡村旅游设计方案.pdf VIP
- DELTA台达VFD-ME300精巧简易型向量控制变频器使用手册调试说明.pdf
- 眼附属器的解剖ppt参考课件.ppt
- 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实施实施方案gp.docx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共三个单元)(2025秋).doc VIP
- 1415地面流水地质作用.pptx VIP
- Unit1GrowingUpUnderstandingideasTheageofmajority课件高中英语选择性.pptx VIP
- 写文章的软件4篇.docx VIP
- 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