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摸底测试(三)(语文).doc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摸底测试(三)(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摸底测试(三)(语文).doc

PAGE PAGE 14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摸底测试(三)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生马拉松何须“抢跑” 盛玉雷 时值开学季,有关教育的话题格外引人关注。近期,上海一位退休教授撰写了一篇有关“幼升小”的文章,在网络空间引发强烈共鸣。文中写道,上海有个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则是“青蛙”。想要赢得“幼升小牛蛙战争”,从3岁开始就得全力准备。媒体调查发现,在整个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升小”阶段,不少家长提早布局“超前教育”,在孩子还未到起点时就已开始抢跑。 “恐慌”“焦虑”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一些学校的推波助澜无疑加剧了这种情绪。 在以时间为横轴、知识为纵轴的成长坐标系上,学前突击教育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今天,鲜有家长能在与自己孩子相同的年纪,熟练掌握上千汉字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标签成为“茁壮成长”的代名词,当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占据了日常生活,孩子的“开学典礼”可谓来得太早,缩短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难怪有孩子感慨:“我喜欢寒假,不喜欢暑假,因为老师过年会回家。”令人心酸的话语,折射出孩子苦涩的心境,值得成年人省思。 楼能建多高,取决于地基有多深。一味为了超前而教育,可能是舍本逐末。学前教育的目的不是机械记忆,而是启发大脑、激发潜能,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倘若因为提前认识了几个字、背过了几首诗就自鸣得意,不重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那么家长的一厢情愿,只能与孩子的成长规律相违背,与学前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回忆的时光。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忽视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要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家长、学校与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到,孩子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不能因功利心态、短期绩效而牺牲掉童年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这说明,“恐慌式抢跑”“集体性焦虑”弥漫在整个教育阶段。有人曾对此打过比方:在电影院里,观众都是坐着看电影,但当前排观众站了起来,后排的人会纷纷效仿,最后整个影院的人都选择站立观影。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未能达到高位公平的情况下,这样的焦虑可以理解也值得关注。作为家长,或许需要反思,相较于孩子的成长,自己是不是更在意孩子在同龄人中的位置? 人生是场马拉松,比的是持续发力。“抢跑”不一定能赢,反而可能给孩子留下一段空白的童年。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注重精神培养,让成功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元,我们才能真正放松下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选自2017年9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海有不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时能考上四大民办小学,成为“牛蛙”,不惜从3岁开始就全力准备。 B.一些家长对小孩“幼升小”的“恐慌”和“焦虑”,虽然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一些学校的推波助澜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C.如果单从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量看,学前突击教育可以立竿见影。但学前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机械记忆,而是为了开发大脑潜能。 D.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持续发力。为了“抢跑”而忽视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先以一位退休教授的文章说明当前不少家长“恐慌”“焦虑”的现象,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 B.文章第三自然段剖析现状,指出学前突击教育虽可以立竿见影,却存在严重问题,应该值得成年人省思。 C.文章第四、五两个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论述对学前教育应该持有的正确认识,绝不能一味为了超前而教育。 D.文章最后指出,虽然家长的焦虑可以理解也值得关注,但家长应该反思,应该更在意孩子在同龄人中的位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在学前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存在着恐慌和焦虑的心理,他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一到起点时就提前抢跑。 B.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茁壮成长”,让形形色色的培训班占据孩子的日常生活,这样会使本来应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充满了苦涩。 C.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重视孩子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绝不能只从家长的一厢情愿出发,犯舍本逐末错误。 D.孩子永远是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更加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注重孩子精神的培养,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答案】 1. B 2. D 3. A 【解析】 (二)文学类文本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