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学4.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医案学4

中医医案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谷 松 第四讲 宋 金 元 名医医案选评 钱乙医案 李杲医案 张从正医案 朱震亨医案 钱乙医案 钱乙(公元1032-1113年),字仲阳,宋代郓州东平人(今山东东平县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化的儿科医生。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传世。 钱乙首次将儿科疾患用五脏虚实寒热为纲加以分证归纳,每证分别五脏寒热补泻进行辨证论治,至今仍沿用于临床。 善于治疗小儿吐泻惊风,泻青丸、泻黄散、泻白散等为其所创之方。 他的病案共有亲手治验儿科各证19则,全部载于《小儿药证直决》之中。 医案来源:《小儿药证直决》 案一 潮热惊搐案 皇都徐氏子,三岁,病潮热,每日西则发搐,身微热而目微斜,反露睛,四肢冷而喘,大便微黄。钱与李医同治。钱问李曰:病何搐也?李曰:有风。何身热微温?曰:四肢所作。何目斜露睛?曰:搐则目斜。何肢冷?曰:冷厥必内热。曰:何喘?曰:搐之甚也。曰:何以治之?搐惊圆鼻中灌之,必搐止。钱又问曰:既谓风病,温壮搐引,目斜露睛,内热肢冷,及搐甚而喘,并以何药治之?李曰:皆此药也。钱曰:不然。搐者肝实也,故令搐;日西身微热者,肺潮用事。肺主多温且热者,为肺虚;所以目微斜露睛者,肝肺相胜也;肢冷者,脾虚也。肺若虚甚,用益黄散、阿胶散,得脾虚证退。后以泻青丸、导赤散、凉惊圆治之,后九日平愈。 按: 本案既非急惊,又非慢惊,而是虚实互见的抽搐病,潮热抽搐,虽属实证,但热不甚重,且目微斜露睛,四肢冷而喘,大便微黄等,脾肺两虚之象极为明显。故钱氏断为肝木有余,乘脾侮肺之证,用益黄散、阿胶散,先补脾肺之虚;再用泻青丸、导赤散、凉惊圆,以泻木火之实,而收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之功。此案论证用药,颇有理致可寻,是善于予人以规矩者。 案二 肺热咳嗽案 东都张氏孙九岁,病肺热。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治之,一月不愈。其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钱氏用使君子圆、益黄散。张曰:本有热,何以又行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钱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钱以泻白散泻其肺,遂愈。张曰:何以不虚?钱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 按: 此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肺家早有蕴热,若投以清肺泻热之药,本可热退喘平,其病向愈。奈何先医以犀、珠、龙、麝等凉镇香窜、重坠耗真之药,诛伐无辜,反伤脾气。脾气一虚,则输布失职,肺无所养。肺津不足,郁热更加,欲借水自救,所以饮水不止。于此可见,脾胃气虚己成为病机的主要矛盾。钱氏先用使君子圆、益黄散补脾,是抓住重点的。候其脾气来复,饮食即进,再以泻白散泻其肺家蕴热,而竟全功。 李杲医案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市)人。李氏是易水张元素的高足,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为中医脾胃论的创始者,对论治内伤杂病有卓越的贡献,后人也称之为补土派开山,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治疗独具特色,善用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之法调理各科疾病。对明清的内科学影响很大,如薛立斋、汪石山、李中梓、张璐、胡慎柔等都是善于补脾的医家。 其医案散见于《兰室秘藏》及《脾胃论》二书中。 医案来源:《兰室秘藏》 案一 麻木案 李正臣夫人病,诊得六脉中仅得弦洪缓相合,按之无力,弦在上,是风热下陷入阴中,阳道不行。其证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减而夜甚,觉而开目,则麻木渐退,久则绝止。常开其目,此证不作,惧其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眠,身体皆重,时有痰嗽,觉胸中常似有痰而不利,时烦躁,气短促而喘,肌肤充盛,饮食不减,大小便如常。 案一 麻木案 补气升阳和中汤:生甘草(去肾热)酒黄柏(泻火除湿)茯苓(除湿导火)泽泻(除湿导火)升麻(升阳助经)柴胡以上各3g,苍术(除湿补中)草豆蔻仁(益阳除外寒)以上各4.5g,橘皮、当归身、白术以上各6g,白芍药、人参以上各9g,佛耳草、炙甘草以上各12g,黄芪6g。呚咀,每服15g,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服之。 按: 麻木为风证,多从肝论治,李氏指出:亦有因脾气虚,不能升阳布津而致浑身麻木者。昼日阳气行于表则麻木稍减。脉按之无力,身体沉重,皆脾气虚弱的表现。脾阳不升则下陷于阴分,使阴火上冲,又可见烦躁、气短促而喘、脉洪缓等症。治疗应以补脾胃、升清阳、降阴火之法治之。方中参、芪、术、草、蔻仁补脾益气,黄柏、泽泻、茯苓为除湿导火而设,升麻、柴胡可助升发脾阳。东垣论治肝风,又补入因气虚而作一种,为完善病机理论做出了贡献。 案二 大头瘟案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病,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染之多不救。张县丞患此,医以承气汤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请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