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对比分析.docVIP

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对比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对比分析

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对比分析   摘要: 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分别是东西方诗坛杰出的自然诗代表。他们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这些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本文拟从两位诗人在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写作风格对诗人及其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现代人从新的角度审视自身,热爱自然。   关键词:自然;田园诗;写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引言   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分别是东西方诗坛杰出的自然诗代表。前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诗人和“湖畔派”诗人领袖,后者则是中国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尽管生活的年代和国度不同,他们却都热爱田园生活的恬静和简朴,退隐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平衡,并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他们创作了许多清新淡雅的诗歌,突出反映日常生活细节和简单风格。这些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诗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一致性,也展示了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别。   二、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的异同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都热爱大自然,而其诗歌相应地蕴含着他们对自然强烈而真挚的热爱。这种热爱来源于诗人生活的特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首先,他们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风光秀丽的田园乡村里度过。华兹华斯幼时就学于以湖区景色取胜的霍克斯海德,常游憩于湖光山色之间,其性情颇受大自然的熏陶,而1790年的阿尔卑斯山之旅则加深了他对大自然的崇尚。陶渊明从小生活在邻近长江和庐山的浔阳柴桑乡村里,长期受到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的陶冶。其次,两位诗人的生活经历都体现出对政治和社会的失望,转而投向自然寻求心灵的安慰。华兹华斯深受卢梭“返归自然”口号的影响,经受了对法国革命的绝望之后,回到湖区致力于诗歌创作。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官场污浊,秉承老子和庄子的自然和谐观,陶渊明最终归隐“南山”于田园。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两位诗人选择了相同的道路,回归于自然寻求心灵的平静。在他们的内心中,自然就是天堂,就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因而,他们将对生活的满腔希望和热情投入自然,并创作出大量优美的田园诗歌,让人觉得田园就是一首诗,自然就是一幅画。   华兹华斯向来是自然崇拜者,他能够透视到事情的本质,呈现真实的大自然。他的诗歌中,自然景物观察细致,感情表述独特唯一。他擅长于描写山川和河流、 花和鸟、儿童和农民,以及对童年和青年的回忆。他声称,无数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思想的丰富宝藏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作品如《麻雀的窝》、《至云雀》和《致杜鹃》等均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而抒情诗代表作《咏水仙》则被公认在描写自然美方面的技巧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该诗大意为当诗人独自漫游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片鲜艳的水仙花,他们在水中摇摆就像群舞一样,舞姿优美欢快,而这些景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何时想起来心中总充满快乐。“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在这首诗中,自然与心灵有感而成一体,诗人表达了人性的复归就是对自然的回归,在自然界的快乐与人间的快乐架起了桥梁。诗人笔下,无论是飞翔的云雀,歌唱的夜莺,还是湖边的蔷薇,都倾注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饱含着对生活真理的热情探索。   陶渊明以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大约三分之一都是对自然之美的刻画。他高度赞美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如山川、河流、花草和小鸟等。尽管自然风景的描写并不像华兹华斯那么细腻,他笔下的自然充满了诗歌韵味。可以说他的每一首田园诗都体现了回归自然后的喜悦之情。在《和郭主薄(其一)》中,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这样的诗句展示了一幅夏天的美景,令人心胸开阔放松;而“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岭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薄》其二)则描绘了凉秋之景,充满了诗意。《归园田居》和《饮酒》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回到自由世界的喜悦。《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的恬静之美,也表明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寻求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和心境的宁静。   当然,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首先,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有着不同的内涵。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蕴含着对世界博爱的迫求。他曾经宣称诗人就是捍卫人类天性的基石,不管走到哪里都应该成为传播情谊和博爱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他认为自然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博爱和善良的情感, 并能将这种情感融合在自然中, 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无论是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