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试验研究.docVIP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试验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试验研究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试验研究   摘要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20、24、26、28、30 ℃时,雌性管氏肿腿蜂世代历期分别为40.7、34.0、30.1、28.0、26.4 d;其卵、幼虫、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9、10.84、9.14、10.98、11.43 ℃,有效积温依次为52.25、103.01、223.70、258.24、442.86 ℃。   关键词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历期;有效积温   中图分类号 Q96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304-01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昆虫,是许多钻蛀性害虫如天牛类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是防治天牛类害虫的理想天敌,本试验对管氏肿腿蜂卵、幼虫、蛹、成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目的是为管氏肿腿蜂的保护利用、天牛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蜂种:管氏肿腿蜂由山东省青岛林业科学研究所提供,每管100头雌成虫。   寄主:从田间采集玉米螟幼虫[1],用天然饲料饲养,待用。迫切使用时可用药物麻醉玉米螟幼虫[2],或者用光照和低温诱导玉米螟幼虫滞育。   仪器:指形管,10 mm×50 mm;人工气候箱HGP-280H,哈尔滨东联电子生产。   1.2 试验方法   在指形管内装入1头初化的玉米螟蛹,然后接入1头已交配过的雌蜂,用脱脂棉塞封口,每隔15 min定时观察,刚接入管内的雌蜂在饲养管口的棉塞上停息片刻后,开始搜寻寄主,雌蜂确认寄主后开始在其体表不停地爬行并进行试探性蛰刺,使寄主麻痹;此时改为不间断观察,雌蜂用触角和腹部末端拍打寄主,寻找合适的产卵部位,然后伸出产卵器使其前后滑动在寄主体表涂抹黏液,伸出蛰刺以固定产卵位点,腹部不断重复伸缩动作,腹部拱起使卵粒慢慢产出,卵粒粘附在涂有黏液的寄主体表上。自此管氏肿腿蜂卵粒产出,管氏肿腿蜂卵乳白色,透明,长卵形,长约0.3 mm,宽约0.1 mm,此时将指形管棉塞打开,放出成蜂,并把指形管迅速放入人工气候箱HGP-280H,开始计时,设5个温度梯度,分别为20、24、26、28、30 ℃[3],相对湿度为75%饲养,每个温度梯度设10管重复,在光学显微镜下每12 h观察卵孵化情况,记录卵期历期,并求出卵期历期平均值。按同样的方法分别观察记录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的发育历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下管氏肿腿蜂各发育阶段历期   从表1可以看出,温度对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有显著影响,同一发育阶段的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管氏肿腿蜂在20~30 ℃时都能正常完成世代。在20、24、26、28、30 ℃时,雌性管氏肿腿蜂全世代历期分别为40.7、34.0、30.1、28.0、26.4 d。由此表明,在20~30 ℃时,温度对管氏肿腿蜂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2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计算   根据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平均温度,由于生物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需要的有效积温为一常数,即K=N(T-C),其中V=1/N代入得:   T=KV+C (1)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度(C),公式分别如下:   K=(n∑VT-∑V∑T)/[n∑V2-(∑V)2] (2)   (下转第306页)   (上接第304页)   C=(∑V2∑T-∑V∑VT)/[n∑V2-(∑V)2] (3)   用以上公式即可分别计算出管氏肿腿蜂各发育历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4],并建立回归方程式(表2)。   由表2可知,雌性管氏肿腿蜂的卵、幼虫、蛹、雌成虫和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9、10.84、9.14、10.98、11.43 ℃,有效积温分别为52.25、103.01、223.70、258.24、442.86 ℃。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有显著影响,在20、24、26、28、30 ℃时,雌性管氏肿腿蜂世代历期分别为40.7、34.0、30.1、28.0、26.4 d;其卵、幼虫、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9、10.84、9.14、10.98、11.43 ℃,有效积温依次为52.25、103.01、223.70、258.24、442.86 ℃。   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是受湿度、光照、温度和营养等多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